中国体育报:体测关乎中国排球未来
2012年10月29日08:57
来源:中国体育在线/sportspress.cn
作者:苏畅 林剑 刘小龙
与足球和篮球有所不同,自2006-2007赛季全国排球联赛宣布“暂停”体能测试以来六、七年的时间,体能测试就从排球联赛中“消失”了。“暂停”排球联赛体能测试或许有赛事组织者及参与者们从比赛及项目自身特点出发所考虑的各种原因,但作为运动员的一项基础素质,体能依然应受到排球教练员和运动员们的重视。
全国排球联赛早期也有针对参赛运动员的体能测试。规则改革之前的排球比赛为每局15分,需要双方交换争夺发球权,一场比赛往往耗时较长,运动员要想在比赛的自始至终都能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充足的体能储备是必须的基础。为了能使我国排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达到相应的高强度高对抗要求,中国排协从1996年开始要求全国排球联赛开赛之前要对参赛选手进行体能测试。早期设置的测试项目包括“助跑摸高”、“20秒连续5次助跑摸高”、“6米×16次网下穿越移动”和“800米跑”等四项。当时规定,体能测试不达标准的运动员是不能获得联赛参赛资格的。
然而在1999年1月,国际排联对于排球规则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每球得分制,这就使以往的排球竞赛特点发生了重要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中国排协认为,现代排球比赛是短时间、爆发式的身体运动被短暂的休息和无球时间分隔开来的间歇运动。在体能上,排球比赛对于运动员连续起跳、拦网和救球的自身有氧功能系统要求更高。所以从2004年开始,中国排协尝试对男排选手的体能测试项目进行调整,用“100米跑”取代“800米跑”,以“9米10次移动”取代“6米×16次网下穿越移动”。
不过,排球联赛的体能测试最终还是在2006-2007赛季被“暂停”了,至于原因,据相关人士介绍,一方面由于国内基层排球工作者们认为,排球联赛有其自身项目特点,不像足球、篮球那样对于体能测试有直接的需求;另一方面,国内各俱乐部教练员们认为他们对于本队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已比较清楚详细,不需要通过体能测试获得数据信息。
然而,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仍有较高要求,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力量、速度、弹跳和耐力,还要求运动员通过体能训练使其腿、手、腰、腹能协调配合,让运动员的肩、髋、膝、腕等关节具备较好的柔韧性。运动员能具备良好的体能,是其技战术发挥的基础,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也是决定其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中国男女排球队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在后备力量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某些基层教练员偏重技战术养成而忽视体能等基本能力训练的问题,使得一些年轻运动员身高突出但基本功不扎实,力量、弹跳、耐力等基础能力存在短板。假如能够通过体能测试等方式进一步督促并推动基层排球工作者在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上耐心地下工夫,或许能够为中国排球在未来重整旗鼓谋求复兴打下一个坚实有力的身体基础。本报记者 苏畅 林剑 刘小龙
(来源:中国体育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