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宁日报:戴春光 |
对反赌扫黑涉案俱乐部的处罚,罚多少算到位,罚多少能大快人心呢?
罚多少算到位,这是一个法律上的问题;罚多少能大快人心,这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不能因为民愤大,就把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这同样会对中国足协造成硬伤。
分析一下民愤升腾的原因,参照系是当初广药和成都谢菲联降级和意甲电话门的罚单。跟广药和成都谢菲联的纵向比较发现,同是犯了操控比赛罪,但处罚的标准不一致;跟意甲电话门的横向比较发现,我们处罚的量刑太过轻飘飘了。
在最需要法理依据以正视听的时候,足协又一次失声了。我们相信足协的处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但你的深思和熟虑为什么不能与我们分享。是深思中参杂着人请?还是熟虑参杂着平衡?
把罪与罚,放到天平的两端,这就是法律给予社会的保障。但遗憾的是,足协至今没有这样一个“天平”,所以才导致了罪〉罚的民愤。解析一下民意,大家为什么对罚那么看重——罚到倾家荡产,让今后想犯罪的人都不敢再越雷池一步。原因在于,人们对罚中有惩与戒有着不同的期待,惩是图一时之快,戒是长治久安。
我们新来的足管中心主任张剑是法律专家,他应该清楚,法规要有牙齿,这样才能把犯罪的欲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但我们今天看到的是,足协法规像个假牙,一遇到“坚硬”的东西就嚼不动了。
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罪与罚》中大篇幅描写主人公奥尔洛夫“罪”的动机,“罪”的准备,罪的胆怯。其实足球圈里的违法者跟奥尔洛夫有着一样的心路历程,这时法规的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罪”的终止还是“罪”的实施。现在,人们爱用犯罪成本来形象的比喻。
100万的罚款价值是多少?在中超今年的转会市场上,这个价码不到转会标王于汉超的零头。罚联赛六分,论价值,这是两场赢球或者6场平球的分数,按照去年中超俱乐部平均赢球奖金计算,值个500万。
是犯罪的低成本,导致了足球圈胆大妄为者前仆后继地铤而走险吗?意大利电话门事件罚的够狠,当年马赛冠军杯打假罚的够重,但犯罪在欧陆联赛中一刻都没停止过。有权犯罪,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次提出引起激烈争论的命题,这既是一个哲学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因为法律就在那里。我们知道,法律从来都不是劝人行善事的,它是界定人们不要去做坏事。
所以,法规也有它的局限性,这时需要的是时机制这个紧箍咒,真正形成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不敢犯的惩戒机制,不能犯的防范机制,不易范的保障机制。如此,足坛净化可期。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