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龚洁芸 实习生 李思思
这是南非选手莫科塔和上海马拉松的第三次“相约”。2小时09分30秒,虽然比去年的成绩只快了13秒,但从第一年的第二,到去年的第四,再到今年的第一,莫科塔终于在上海实现了自己的冠军梦想:“如果还有机会,明年我希望能在这里实现卫冕。”
“这是我第三年参加上海马拉松,我对对手们的策略已经很了解了。什么时候跟跑,什么时候加速,什么时候突围,我早有计划。”莫科塔根据自己的“时间表”,成功从五名肯尼亚选手的包夹中突围,然后又甩开了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两位好手,第一个冲过终点。
不过,即便拿到了冠军,他的心里依然存有“遗憾”:“每年都是匆匆来匆匆回,我几乎没有机会好好看一看这座城市。希望明年,我可以去浦东跑一圈,据说那里也很漂亮。”
来自法国罗阿大区田径协会的100名业余马拉松爱好者参加了昨天的比赛。这其中,除了80人长期居住在上海外,还有20人自费从法国飞来参赛。舍米泰是罗阿大区一所大学教经济的教师,之前她曾拿过里昂马拉松冠军,这次获得了女子半程跑的亚军。“我很少有机会在法国之外的地方参加马拉松,这次来到上海,特别兴奋。”舍米泰说沿途风景特别美,“感觉特别好,让我充满了力量。”舍米泰希望明年还能来上海参赛,因为这次比赛给她留下了一丝遗憾:“因为工作,我直到一个星期前才有时间进行锻炼,原本我的目标是冲着冠军来的。”
在上海马拉松的大军里,除了这些专业的外国选手外,还有更多“重在参与”的外国友人。来自美国的艾米丽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完成了半程马拉松。在终点处,她对着照相机的镜头,竖起大拇指,用这一刻纪录了她的第一次“马拉松之旅”。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