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报讯 本报记者包波
据日本《读卖新闻》消息,围棋泰斗吴清源大师,于当地时间11月30日1时11分,在日本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内的医院去世,享年100岁。
从1939年起,在日本围棋黄金时代,吴清源以残酷的“十番棋之争”横扫日本顶尖高手,成为真正的围棋第一人,被称为日本的“昭和棋圣”。吴清源一生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其创造的“新布局”全新围棋体系影响深远,成为现代围棋的基石,晚年又将毕生精力放在提携后进、促进围棋国际化和中国围棋发展上,同时以毕生之感悟融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提出“六合之棋”的21世纪围棋思想。
有人说,他只是换一个世界下棋。一代围棋大师离世,留给世人的是无限敬仰和怀念,用他的粉丝、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杨振宁的话来说:“他在围棋界的地位比爱因斯坦在物理界的地位还要高。”
敢赢段祺瑞
如愿拿学费
1914年6月12日,吴清源出生在福建省闽侯县的吴家大宅里。他的父亲吴毅曾留学日本,对围棋非常痴迷,回中国后也爱不释手。在父亲的教导下,吴清源和几个兄弟在家以下棋为乐,但他明显比其他几个孩子进步快,从小就会两手同时打谱。
1924年,吴毅因患肺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当时吴清源仅有10岁。失去了顶梁柱,家道很快中落。但吴清源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依然是每天埋头研究围棋。家里的日子总是要过的,当时正是段祺瑞执政时期,名手顾水如是他的门下,常和他一起下棋,拿一份薪水。于是,母亲带着吴清源拜访顾水如,请他把年幼的吴清源引荐给段祺瑞。
吴清源在自传里写道:“我也和段祺瑞下了棋。我开始并不知道他的棋力如何,只知道他下棋很快。看我是孩子,他就下无理手想欺负我,最后我抓住了他的破绽,赢了那盘棋。但实际上,他喜欢赢棋。大家知道他这个脾气,为了讨好他,就都故意让着他,输给他——没想到却让我这样一个毛孩子赢了他。”
“输棋之后,段祺瑞的心情大坏,一个人进屋去了,之后再也没有出来。那天早上的早饭也没有和我们大家一起吃。但因为答应过以学费名目给我钱的,所以第二次见他的时候,我直接对他说‘请给我学费’。这样,我拿到了100块大洋。”
横扫十番棋
独霸十六载
从上世纪30年代起,吴清源开启了他的传奇之路。1933年,吴清源和木谷实五段一起将原来重视边角的布局法改为了更重视中腹的“新布局”,创建了现代围棋的骨架。
1939年,为争夺本因坊秀哉去世后棋界第一人的地位,吴清源被推上了升降十番棋的舞台。他与木谷实的十番棋因比赛地点设在镰仓,史称“镰仓十番棋”。首局的进程便惊心动魄,形势落后的木谷实一度因鼻出血倒在对局席上(吴清源在自传中称木谷只是因贫血倒地)。而吴清源全神贯注于复杂劫争的计算,对周遭浑然不觉。直到落子后双方才暂时休息。最终的结果是吴清源反逆转成功,以两目取胜。
本局这一波折因观战记者的渲染,以及中日战时的民族矛盾,身处漩涡中心的吴清源遭到了部分日本民众的咒骂乃至恐吓,一度陷入危险。不过吴清源坚持下完了本次十番棋,最终以6比4的总比分获胜。
吴清源在十番棋上取得的成功,使得他被誉为“昭和棋圣”。1939年起,连续16年的升降十番棋里,吴清源将日本所有一流棋士与之对局的交手棋份一一降格——这16年是他的全盛时代,因此也被称为“吴清源时代”。
论道纹枰间
怀揣中和心
围棋讲胜负,但不只是胜负,更有高深的哲理在里面。最近几年,吴清源再三论证,21世纪的围棋应该是“六合之棋”——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效率的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每一手必须是考虑全盘整体的平衡去下。
作为一个长期征战的职业棋手,吴清源“用中”的文化启悟,既落实在围棋技艺,又体现在立身处世,可内可外,可圣可俗。应该承认,这种境界,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长期修炼的结果。没有早年的殊死搏斗,也就“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晚年的咀嚼提升,作为技艺的棋战,也不可能通“天”达“道”。金庸所说的“极高的人生境界”,以及沈君山所说的“一着而为天下先”,只有放在这个层次,才能领悟。
棋界泰斗,一代传奇,吴老独领风骚。
古今中外我最佩服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先生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金庸
吴清源老师就像一直走在前面很远的一个人令人想要追随,相信他现在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研究围棋。
——电影《吴清源》主角张震
吴老师是一个温厚长者,为人宽厚,上世纪80年代,他主动找到我说:“你在围棋上要想有大的发展,必须来日本学棋,你来日本就住在我家,我们早晚也能切磋棋艺。”这样的无私,棋界罕见。
——湖北洪湖三民围棋队总教练聂卫平(马明玉整理)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