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经周折并通过竞标击败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国际管理集团IMG而取得新赛季CBA联赛推广权的羊城体育将退出他们和中国篮协的合作。这是本周一条不太容易受到关注的消息。 这个消息引发的下文很快就来了:竞标得到新赛季CBA联赛推广权的羊城报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很可能会“降格”为CBA联赛的合作伙伴。 暂且不说上面的事情对还有一个多月开战的CBA有没有影响,却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几个月前,发生在国家体育总局篮管中心和安徽丰原集团的有关中国男篮“冠名风波”的新闻。风波骤起之初,我亲自到地处淮河之滨的丰原集团拜访了专门负责该集团与篮管中心谈判签约的总经理主力、市场部部长曹孟臣,经过仔细地与曹先生的交谈,并翻阅了有关中国男篮冠名合同副本,我找不到任何一条有利于官方(篮管中心)的条款,但是当时的情况是,一方面外界对中国丰原国家男篮的冠名意见颇大,另一方面官方无法合理合法地立刻终止这项约定为三年,价值超过1200万元的商业合同。 客观地说,在国家男篮的冠名合同运作中,有中体公司的介入,也有亚篮联旗下亚洲篮球推广公司麦卡锡的插手,所以各方都有办成好事决心,却在具体实施中缺乏缜密的思考,最终使得国家男篮冠名这项多赢的事情一度十分“狼狈”。 至于后来在上海第21届亚锦赛上篮管中心和企业之间的芥蒂则只能用行政的手段来解开了,最近我没有再去丰原集团,但是企业在这场风波后对在中国篮球界开展形象宣传和产品营销的决心和信心显然受到了挫伤。 用那么多笔墨说丰原冠名风波,是因为在今年CBA推广权这样重要的职业篮球经营活动里,国家篮球管理中心居然会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几乎“重蹈覆辙”,同样的职业体育商业化运作,同样可以公开的招标或谈判,同样欢乐的签约,同样时候的麻烦,同样不愉快的结局,同样受损的中国职业篮球…… 羊城报业主动低调处理和篮管中心的纠纷,肯定有其必然的原因。不然已经花了不算少钱的东家是不会甘心的。而在前面的冠名风波一度很僵持的时候,丰原的老板也是和今天的羊城报业施展了近似的手法,即合作的规格降低,以为在企业眼中,相应的权益少,我的投入必然也应该少的。 在这两件事情里,最关键的一点是,近来羊城报业推广权降格为合作伙伴的案例,只是“冠名风波”的一个延伸,它不仅再度把篮管中心在市场化操办职业体育的弱点暴露无余,也给中国体育界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在职业化推进过程中少走错路少走弯路,这的确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了。 相比而言,中国职业足球由于较早地投身体育商业,在甲A联赛的推广上做出了好的示范,像上半年国际管理集团的突然退出都没有对中国足球造成太多的影响就是证明。 现在唯一不好交代的是,对在与羊城报业竞标时失败的另外两个伙伴中体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国际管理集团IMG该怎么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难题了,我认为不管怎样处理,反正都很尴尬。 (搜狐特约评论员苏葭) (搜狐体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