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巴林四国邀请赛为国际A级赛事,要求参赛队必须为国家队,因此此次中国足协仍派出了多名参加过世界杯赛的队员参加国家集训队。 考虑到一年来赛事频繁,所以在征调队员时,中国足协选择的是参加世界杯赛的年轻队员,此外还有郑智、李金羽等当时未能参加世界杯的热门队员,另外一半是国奥队员。 重新组队之后,沈祥福需要面对的当务之急就是使球队迅速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在香河的两天集训中,沈祥福重点给队员们“恶补”了业务课,把对球队的整体要求反复强调。随后,在训练课中,沈祥福也把他的“二分之一”理论灌输给队员们,即将比赛场纵向分为两侧,由若干“战斗小组”相互衔接,如果连接流畅,对方将很难防守。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在于,接应的队员为队友做球之后的迅速前插。这些要求对于国奥队员来讲当然是耳熟能详,但对于原国家队队员,此时更像一名新队员。 训练中,国奥队员往往能提前掌握队友传球的位置,而几名“老队员”则显得心理准备不足。沈祥福解释说:“国奥队的这一套打法是三年以来的积累,当然不可能要求队员在两天之内就完全掌握。不过,这次我确实有新发现,原本以为有些队员年龄大了,接受新的理论会有困难,没想到在两天的训练中,我发觉老队员的理解能力特别强,一点就通,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剩下的就是与其他队员熟悉、配合的问题了。而且,老队员还有个优势,那就是他们对比赛的感觉比较强,能够控制住比赛节奏。有一些场上的情况,放在年轻队员身上就有可能急于求成,而老队员则能够稳扎稳打。” 事实上,不仅那些老队员给了沈祥福一个新发现,其实沈祥福的训练也让老队员有了大开眼界的感觉。杨璞告诉记者:“沈指导现在的训练与当年他带国安队时不一样了,其实算起来也没几年,训练能有这样的变化,这说明他一直在钻研业务。他在业务课上讲的一些东西,在训练场上一试,很好用,一堂训练课结束之后,都会感觉很轻松。” 就在本次国家集训队组队之初,沈祥福已经与老队员们有了足够的交流,“一年比赛打下来,特别是有很多队员参加了世界杯,一年中基本上没怎么休息,我充分了解大家的苦衷。不过,中国队不是巴西队,所谓笨鸟先飞,我们能够得到一次练兵的机会不容易,希望大家能够克服自身的困难。” 话虽如此说,沈祥福在训练中特别注意掌握训练量,他解释说:“刚刚结束联赛,队员们的身体状况都不太理想,所以我们这次参加巴林四国赛,主要是希望能够体现出队员们对于战术的理解以及全队的凝聚力,我们只能在现有条件基础上争取最好的成绩。” 赵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