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在北京进行的亚洲杯抽签仪式之外,上周末国内足坛的焦点事件恐怕就是甲A各项最佳的评选。8日,包括“最佳球员”在内的多项最佳终于出炉。不过,这次评选结果却给人们留下了不少疑问:一是揭晓颁奖时间是不是“最佳”,二是此次网上投票评选的方式是否严谨,再就是这几项“最佳”到底是不是实至名归? 怎么都是代表领奖 首先是这次评选的颁奖时间正好与国家队出征巴林参加四国赛的时间相冲突,造成多名获奖球员无缘本次颁奖,使本该热闹非常的颁奖仪式变得格外冷清。这令本次甲A联赛的赞助商始料不及。 由于本赛季的“最佳射手”李金羽、“最佳球员”郑智以及“最佳新人”徐亮都随国家队赴巴林参赛,而“最佳教练”朱广沪远赴欧洲也没能参加本次颁奖仪式,这种场面使本次“最佳”评选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本次评选由于具有官方性质,因此在权威性和影响力方面类似于国际足联每年一度的“世界足球先生”评选。可以想见,如果今年当选“世界足球先生”的罗纳尔多或者卡恩不能出席颁奖典礼,那颁奖仪式其实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中国乐坛年底也会进行各项“最佳”的评选,在颁奖仪式上,如果获奖歌手确实不能出席的话,则会选择播放对该歌手的直播采访或者采访录像,这即是对获奖者的一种鼓励,也是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也增加了评选的权威性。不知道如何组织和运作评选和颁奖仪式的。 网上作弊太容易了 另外,本次评选采取了网上投票的方式,这种评选方式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是值得怀疑的。在过去中国电影“百花”奖(观众投票评选的最佳)的评选中,就曾经出现过在票数上搞“猫腻”的情况。我们的球员当然不会找人搞这些“猫腻”(事实上他们不一定这么看重这些评选),但偏颇的球迷却很可能玩点“恶作剧”。因此,票数方面多少会有水分。作为一项官方评选,本次评选是不是也应该增加专家评选部分,将“金鸡”、“百花”合二为一,甲A“奥斯卡”的权威性便可得到保障。尽管看重的只是商业利益,但联赛的赞助商是不是也该掌握点儿游戏规则呢? (编者:通过互联网投票的确省去了主办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效果很难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如今网络上针对投票或论坛等应运而生的各种点击工具泛滥,人为操纵评选结果易如反掌,因此本次投票的严肃性大大下降。) 当选的主角们难以服众 从本次评选结果来看,基本与此前媒体报道的相同。朱广沪当选“最佳教练”当属实至名归。能够率领一支凑起来的球队,在洋帅林立的中国足坛打下一片天下,朱广沪的确书写了一段传奇。创造奇迹的深圳队获得“最佳球队”称号也无可争议。不过,“最佳球员”和“最佳新人”的评选结果却值得商榷。 在联赛结束数轮前便有消息称郑智将当选“最佳球员”,而事实上郑智的确在甲A前半程比赛中表现出色,但在第三阶段联赛中却基本失去锐气,不知道这样的评选是不是有点以偏盖全。而在整个联赛中表现一直出色的球员不在少数,如北京国安的巴辛、大连实德的扬科维奇、辽宁波导队的肇俊哲、天津泰达的于根伟、甚至是最佳射手李金羽。如果有专家把关的话,本赛季“最佳球员”的竞逐将相当激烈。但在赛季前半程舆论的炒作之下,球迷们都几乎偏向于郑智。当然,把“足球先生”的桂冠送给一名中国球员不会引起太多争议。 在“最佳新人”方面,如果郑智没有当选“最佳球员”的话,记者认为其最应该当选为“最佳新人”(如果这一评选没有年龄限制的话)。在李铁离开辽宁队后,徐亮确实已经成为波导队的后防中坚,但他的锋芒显然盖不过在前锋线上表现更为出色的王新欣,当然还有在大连实德队独挡一面的安琦和胡兆军,甚至是被踢出中青队的王斌贝。在新人辈出的本赛季,这一奖项的竞争本来就相当激烈。 2002年甲A各项最佳 最佳球员:郑智 最佳射手:李金羽 最佳教练:朱广沪 最佳新人:徐亮 最佳裁判:陆俊 公平竞赛奖: 大连实德 特别贡献奖:马明宇 最佳阵容(343): 门将:安琦 后卫:吴承瑛、巴辛、 张恩华 前卫:郑智、李霄鹏、 肇俊哲、邵佳一 前锋:李金羽、扬科维奇、卡西亚诺 中国体育报 孟洪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