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丽莉)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你身任何职,只要你有一手漂亮的技术,一夜之间便可荣升为“国字号”队员。这样的便宜事不是做梦,2002年“锡华杯”国家男子保龄球集训队选拔赛昨夜在北京结束。这次比赛的最大特点就是“谁都会有机会”。 选拔赛进行3天共48局比赛,按照总积分从中选拔出12名国家队队员,分为7名飞碟型打法选手和5名曲线型打法选手。至记者截稿时为止,比赛还在紧张地进行中。 绝无仅有的选拔 据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王景明先生介绍,今年这样的选拔形式则开了历史先河,也将是最后一次。选拔出来的队员将代表国家参加今年韩国釜山的亚运会和香港的亚锦赛。另悉,以往国家队队员的选拔主要以中国保龄球协会推荐为主。从今年以后,中国保龄球协会将推出一系列的分站赛,选手通过参加分站赛来获取积分,年底将由积分排在前48名的选手参加总决赛,国家队最终将由在总决赛中获得前12名的选手组成。 尴尬的国家队 说起国家队的前景,王景明也显得颇为无奈。因为保龄球不是奥运会项目,所以保龄球也得不到什么财政支持。不仅如此,他们为了养活自己,就必须积极创收,还要把节余部分支持给别的项目。像这次,全国球迷的热情超出他们的预料,全国共有114人报名参加了选拔赛,实际参加比赛的有106人。然而所有的选手不仅要交500元的报名费,而且来京的一切费用全都自己承担。 至于国家队成立之后,队员们是在一起集训,还是各回各地,临近比赛再集中?队员们的待遇、训练经费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王景明表示尚未敲定。 形形色色的队员 参加这次选拔赛的选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是来自深圳的地产业人士陈永裕先生,他今年62岁。巧合的是,陈先生抽取的参赛运动员号码也是62号。出于对此项运动的热爱陈先生不顾高龄,毅然报名参赛。他在3天的比赛中一直保持在前40名之内。 李雪辉先生是一位从事海鲜销售的工作人员。他这一辈子除了卖海鲜就是打保龄两件事。他头一天成绩最好,但随后先是手指磨破了,到第三天体能也跟不上了,进入国家队的梦想就此结束。 倪军先生是一位金融行业的白领,来自西安市保龄球协会。这次他并不看重最后的成绩,重要的是有一次与全国保龄球高手交流和切磋的机会,也给自己在今后的“球道”上寻找提升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