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曾经这样对中日韩三国足球水平定位。他认为,中国足球必须力争在10年的时间里重新成为亚洲一流的足球强国,实现“战胜韩国,挑战日本”的战略设想。但10年以后我们能够与日本足球分庭抗礼吗?前景会如同阎世铎想像的那样乐观吗? “中日足球的差距正在进一步加大,10年后,中国足球很难与日本足球相抗衡。”这个断言绝对不是危言耸听,且不看几乎同时建立的中国甲A联赛与日本J联赛之间水平的日益分化,且不看中日青少年足球梯队人才能力上的明显差距,单单通过中日留洋球员在欧洲的表现,我们就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这个断言的准确性。尽管我们的孙继海在英超最近的权威统计数据和综合得分中,接近了同在一个位置上的阿森纳的劳伦、切尔西的梅尔齐奥特、曼联的加里·内维尔;尽管李铁最近被英国人看作是中国足球水平飞跃的标志,帮助埃弗顿崛起的关键人物…… 差距,从旅欧球员的地位开始 通过比赛的转播,通过一些国外权威媒体的评价,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留洋一派在各自队中所起的作用绝对无法和日本的留洋一派相抗衡。除了李玮峰,孙继海、李铁、范志毅等人可以算作是各自球队的主力球员,但是,在意甲帕尔玛队的中田英寿、雷吉纳队的中村俊辅、英超富勒姆的稻本润一、荷甲费耶诺德的小野伸二这些日本球员却在各自球队中充当着核心的位置。核心和主力这两种称谓是绝对不可相提并论的,主力位置是可以被取代的,是时刻有竞争者的,而核心位置是一个球队经过深思熟虑后确定的,在一个赛季甚至几个赛季中都不会动摇的灵魂。尽管核心和主力球员都是球队所依赖的,但依赖指数却是不能相比的。 这种地位的分别完全取决于中日球员对球队所作的贡献。中国旅欧球员中最好的李铁不过善于在中场奔跑;孙继海不过攻进了一个进球。率领球队打进联盟杯正式比赛的稻本润一在富勒姆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攻防核心,主教练蒂加纳已经宣布:“我们要以稻本为核心来组织球队。”刚刚在上周联赛中三次助攻的中田英寿已经被称为“帕尔玛王”。中村俊辅已经为雷吉纳在进球十分困难的意甲中攻进了5个进球,而小野伸二更是在荷甲联赛和冠军杯中屡有进球。 中日的旅欧球员无疑是各自国内球员中的佼佼者,他们在各个欧洲足球联赛中这种地位高低直接反映了各自国家足球水平的高低。很显然,中日足球水平的差距是存在的,第三者没有同情,只有客观的评价,因而差距显得异常明显。 隐忧,从旅欧球员的位置开始 中日旅欧球员的类型很有意思,除了在德乙中效力的杨晨、谢晖,在欧洲顶尖联赛英超中效力的中国球员都是防守球员,而日本球员则都是极具攻击能力的中场球员。中田英寿可以胜任前腰、后腰,是进攻的核心;稻本润一是典型的攻击型后腰,进攻组织能力出众;中村俊辅和中田英寿异曲同工;小野伸二左路进攻犀利无比。 这种旅欧球员位置差距明显地折射出中国足球的隐患——中国球员还停留在依靠身体踢足球的低海拔上。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是无法跟中国球员相比的,即使与韩国球员相比也有明显差距。这种先天的不足迫使他们寻找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足球之路,这便是依靠技术、意识和先进的战术理念来战胜对手。而中国球员由于先天条件出色,所以便驻足在能跑、能抢、善于冲撞的范围中不思进取。但是,目前的国际足球,身体出众的球员已经俯拾皆是,我们身体再好,也无法和先天条件更好的欧洲球员相比,而技术上的不足又难以让我们发挥出我们特有的灵活、快速,在世界杯上的惨痛教训,就是这种依靠身体的足球思想所造成的。设想一下,面对日本国家队从左到右的中村、小野、稻本、中田组合,我们的国家队中场能够顶住吗?我们由孙继海、范志毅、李玮峰组成的后防线能够顶住吗? 办法,从娃娃球员培养开始 10多年以前,中国的一个省队就可以击败日本国家队,但在10年之后,日本已经有许多的俱乐部队可以和中国队较量。这说明日本足球整体水准已经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可能有人会认为,上届亚洲杯上日本队只是以1∶0的比分战胜了中国队,这表明中国队与日本队比赛还有戏,但那支日本队是一支23岁的年轻队伍,而我们则是依靠30岁左右的全部主力队员与之周旋才取得了这样的战绩,并且在场面上我们的队员只能用苦苦挣扎来形容。 日本足球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因为他们花费了多年的时间培养后备力量,取敌之长,补己之短,中国足球目前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夯实基础,固本培源”,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以后完成“战胜韩国、挑战日本”的设想。中国足球最大的希望在青少年球员的身上。正像阎世铎所说的:“中国足球6次冲击世界杯都失败了,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青少年的培养。要在10年时间里完成日本20年的努力,只有从孩子抓起。” 主任记者李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