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何为霸主?乒坛历史十位“大满贯”,中国独占九席

原标题:何为霸主?乒坛历史十位“大满贯”,中国独占九席

【关注趣味体育,赏体坛趣事】在刚刚结束的世乒赛上,中国队再次包揽全部5个冠军,赛后国际乒联主席索林说:“中国也可以尽量不要全部赢得5个奖杯。”说的很委婉,意思很清晰,期望中国还是让出一两个冠军头衔,让其他国家的乒乓球运动员有成为世界冠军的希望。毕竟在近20年的50个世乒赛冠军里,只有3.5个(混双许昕配对韩国选手夺冠)冠军头衔被外国选手夺走,而且这里面有2次世乒赛中国未派出纯中国组合参与比赛,相当于让出了混双冠军的争夺。

过去,我们把获得过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三大赛单打冠军的运动员称为【大满贯得主】,现在则是指获得过国际乒联WTT四大满贯单打冠军、奥运会单打冠军、世锦赛单打冠军的超级球员。历史上,这样的超级球员共有10位,单圈“大满贯”球员我们按照实现“大满贯”所用时间来进行排序,他(她)们分别是:

NO.10:乒乓女皇——邓亚萍(中国)——世界第一位女子乒乓球“大满贯”得主,最刻苦的运动员之一

用时1974天,三大赛共夺得6个冠军。

邓亚萍,河南人,1973年出生,身高155cm,职业生涯共夺得2次奥运会冠军(1992年、1996年)、3次世锦赛冠军(1991年、1995年、1997年)和1次世界杯冠军(1996年),成为乒乓球历史上首位女子“大满贯”得主。

邓亚萍先天条件一般,但通过自身努力站上了世界的巅峰。邓亚萍的父亲邓大松曾是河南省乒乓球队选手,尽管出生在乒乓球世家,但因为她的身高太矮小,最初体校都看不上她。但邓亚萍没有放弃,她开启了几乎没有人能够比拟的刻苦训练。邓亚萍在腿上绑上沙袋,与两位男陪练同时对练,每次两个小时,颈椎、腰椎、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都受了伤,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长满了骨刺,但她一声不吭,硬是成为了世界女乒第一人。

邓亚萍的风格就是近身搏斗,由于身材矮小,她基本不退台防守,通过近台快攻结合弧圈,正手凶狠,反手怪异,一般在前三板就结束战斗。她使用的球拍为横拍,正手反胶,反手长胶。正手反胶利于快攻,反手长胶一般对手很难适应。就是这样一个小个子,成为了世界女乒的超级霸主,很长一段时间里保持不败,这是中国女乒巅峰的开始,也是一代中国人美好的回忆。

NO.9:乒乓王子——孔令辉(中国)——结束老瓦统治时代的娃娃兵

用时1961天,三大赛共夺得3个冠军。

孔令辉,黑龙江人,1975年出生,身高174cm,在1995年先后夺得世锦赛、世界杯男单冠军,2000年夺得悉尼奥运会男单冠军,成就“大满贯”。2000年悉尼奥运会,孔令辉击败瓦尔德内尔夺冠后,外媒记者称孔令辉为“KING KONG”,意味着老瓦时代的结束,世界乒坛新“国王”的崛起,而当时的中国球迷则称呼孔令辉为“乒乓王子”。

孔令辉也是出自乒乓世家,他的父亲孔祥智是黑龙江省队的乒乓球运动员,在父亲的影响下,他6岁开始正式学习打球,并从小和高年龄段孩子一起训练,成长迅速。20世纪80年代,中国乒乓球处于相对低谷时,国家组建了一批12-15年龄段的娃娃兵,开启未来冲金计划,孔令辉入选。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批娃娃兵承担了中国乒乓球在世界舞台上摘金夺银的重任,孔令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孔令辉属于典型传统横拍快攻结合欧洲横拍进攻型打法,两面拉弧圈,稳中见狠,有极好的战术素养。右手横握球拍,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正手抽杀稳健连续性好,但略显杀伤力不足。他球感好,球速快,善打多回合,能够在相持中偷袭变线,整体技术全面,是中国男队全面站上世界巅峰的领军人物之一。

NO.8:红桃皇后——丁宁(中国)——中国乒坛第六位包揽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全运会的“全满贯”选手

用时1914天,三大赛共夺得4个冠军。

丁宁,黑龙江人,1990年出生,身高173cm,先后夺得2011年第51届鹿特丹世乒赛女单冠军,2014年奥地利世界杯女单冠军,2015年苏州世乒赛女单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成为了乒乓球历史上又一位“大满贯”选手。2017年,丁宁夺得天津全运会女单冠军,成为全运会历史上第10位全运会女单冠军,也成为中国乒坛第六位包揽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全运会的“全满贯”选手。

2007年10月,丁宁走上乒乓球道路,是因为她有一位在体育馆工作的母亲,母亲天天带着她去体育馆打球,之后自费送她去辽宁集训,最终被周树森教练带到了北京队。她17岁时在全国第六届城运会中挑落世乒赛冠军郭跃挺进决赛,并力克世界冠军李晓霞摘下金牌,开启了自己的冠军之路。

丁宁是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打法的杰出代表。她正反手均具备了较强的实力,中远台对拉对攻能力强,被动防御下的周旋与反攻能力出色。由于占据了左手的优势,她的进攻角度大,落点刁钻,在比赛中占据很强的主动性。由于她在国际大赛中的强势表现,国际乒联一直将其称为“红桃皇后”。

NO.7:李大锤——李晓霞(中国)——女子打法男性化的集大成者,女子乒坛技术的巅峰人物

用时1714天,三大赛共夺得3个冠军。

李晓霞,辽宁人,1988年出生,身高174cm,先后夺得2008年世界杯女单冠军,2012年奥运会女单冠军,2013年世乒赛女单冠军,是继邓亚萍、王楠、张怡宁之后,中国乒乓球队第四位女子“大满贯”选手。由于她打法上偏男性运动员,打球虎虎生风,人送绰号“李大锤”。

李晓霞7岁偶然遇到同龄孩子们在打乒乓球,说什么也不肯离开,最终母亲被迫给她报了乒乓球班,李晓霞天赋异禀,10岁就进入了山东工体队,成为职业运动员,前世界冠军乔云萍成为了她的教练。之后,她13岁进入国家二队,14岁进入国家一队,同年夺得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女单冠军,从此一鸣惊人。

李晓霞的打法是右手横握球拍,两面反胶,弧圈结合快攻,很凶狠。她的整体风格与男乒里的王励勤很像,都是基本功比较扎实,个子比较高,控制面积比较大。但她的起伏相对较大,按照国家队主管教练李隼的说法,李晓霞没有王楠聪明,没张怡宁狠,每个环节都拧紧了,就是一辆性能良好的德国汽车,一旦什么地方螺丝松了,就会变成一辆夏利。

NO.6:乒坛常青树——瓦尔德内尔(瑞典)——世界第一位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也是唯一的一位非中国籍大满贯得主

用时1215天,三大赛共夺得4个冠军。

简·诺瓦·瓦尔德内尔,瑞典人,1965年出生,身高178cm,是世界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冠军为一身的乒乓球“大满贯”得主,也是唯一一位非中国籍“大满贯”。瓦尔德内尔被誉为乒坛常青树,与中国几代选手抗衡了20多年,是世界乒坛的一位标志性人物,也是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

瓦尔德内尔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5岁应邀到中国上海训练,在乒乓球桌上他居然输给了在旁边训练的中国排球运动员,这给了他极大的触动。然而,谁都不会想到,这个长着两颗兔牙、满脸雀斑的孩子,将成为中国男队五代球员21年里的最大对手。他的职业生涯里先后19次排名世界第一,总时间长达68个月,始终位列顶尖选手行列。老球迷一定都会记得,那时候每一次中国队向男单冠军发起冲击,都要不断去挑战老瓦这座大山。

瓦尔德内尔是将中国的近台快攻打法与欧洲中远台两面拉弧圈打法融合最好的球员,并首先熟练使用了反手弹击弧圈球以及侧切上旋球的技术,形成了攻防一体的新技术风格。同时,他创造性的使用了“横拍直握”的发球方法,极大的推动了欧洲运动员前三板技术的提高。如果不是老瓦,现在的欧洲乒坛与中国的差距将更为悬殊。

NO.5:暴君——王楠(中国)——三大赛夺冠次数并列第一的“大满贯”球员

用时1106天,三大赛共夺得8个冠军。

王楠,辽宁人,1978年出生,身高162cm,先后在“三大赛”中收获了8个冠军:1次奥运会冠军(2000年)、3次世锦赛冠军(1999年、2001年、2003年)、4次世界杯冠军(1997年、1998年、2003年、2007年)。现任团中央宣传部文体处处长、威海南海乒乓球培训基地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楠7岁开始打球,10岁进入省队,14岁进入国家队,16岁夺得自己人生首个世界冠军。2000年悉尼奥运会,王楠包揽女单和女双两项冠军,开启了中国女乒的“王楠时代”。整个职业生涯,王楠共拿下24个世界冠军头衔,超过邓亚萍成为夺得世界冠军头衔最多的球员,也成为了中国女乒新的“大姐大”。

王楠左手横握球拍,前三板比较突出,弧圈球结合快攻打法,抢拉弧圈球旋转强,落点好,快攻有章法。同时,她的心理素质好,情绪稳定,对于场上局面的把控能力强。不过王楠尽管在场上都是眉开眼笑、人畜无害的状态,但在场下可是一位“暴脾气”,摔拍子摔得球队出了专门的罚款规定,还曾一脚踹塌了球桌,因此也得到了一个“暴君”的绰号。

NO.4:不懂球的胖子——刘国梁(中国)——中国历史首位男子“大满贯”得主,中国乒乓球队的“脑王”

用时1102天,三大赛共夺得3个冠军。

刘国梁,河南人,1976年出生,身高168cm,先后获得1996年世界杯、1996年奥运会、1999年世锦赛男单冠军,用时4年成为中国首位男子“大满贯”球员。退役后曾任中国乒乓球队总教练、国际乒联副主席、中国乒协主席、WTT世界乒联董事会主席等职务。

刘国梁6岁开始学习乒乓球,13岁年入选国青队,15岁入选国家队。运动员时代就以爱动脑而闻名,每场球别人都是耗费体力,而刘国梁则更为耗费脑力。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单张继科对阵中华台北选手陈建安的1/4决赛后,一位网友观战后在论坛上发表神评:“中国队后面的那位胖子是官员吗?看样子整场就他不懂球。”从此,刘国梁就被人称作“不懂球的胖子”。当然,这个绰号嘲讽的肯定不会是刘国梁。

刘国梁的技术特点是右手直握球拍,两面近台快攻,他是首位在正式比赛中采用直拍横打技术并获得成功的乒乓球运动员,也是我国首位获得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冠军的运动员。当然,他不仅仅是一位成功的运动员,更是一位成功的教练员,在整个世界乒坛,把运动员和教练员时期的成就综合起来看,刘国梁是绝对的世界第一人。

NO.3:藏獒——张继科(中国)——史上最快大满贯,三大赛五连冠得主

用时445天,三大赛共夺得5个冠军。

张继科,山东人,1988年出生,身高181cm,仅用时445天就先后获得2011年世乒赛、世界杯和2012年奥运会男子单打冠军,成为“史上最快大满贯”。在随后进行的2013年世锦赛、2014年世界杯上,张继科再度夺冠,创三大赛五连冠记录。

张继科5岁开始跟随父亲张传铭练球,他没有童年,没有青春,有的只是无休止的训练,父亲的“狠心”让张继科留下许多阴影,也给了张继科无限的可能。他12岁进入山东鲁能俱乐部,14岁进入国家队,并在当年夺得自己的第一个世界冠军。次年开始师从刘国梁,开启冠军之路。

张继科属于慢热的运动员,他第一局打的时候往往会比较差,往往睡眼惺忪。但是他的抗压能力极强,压力越大反弹越高,打球也非常有野性,比赛过程中一般没有声音,但如果出声就是吼叫。他缺少马龙身上的低调、谦虚和谨慎,但他身上的棱角和血性也是马龙所没有的。不过,在所有的“大满贯”球员中,张继科的争议也是最大的,他后期发生的一些事情,实在是让人惋惜。

NO.2:大魔王——张怡宁(中国)——世界女子乒坛迄今为止唯一的“双满贯”球员

用时1355天,三大赛共夺得8个冠军。

张怡宁,北京人,1981年出生,身高171cm,是世界女子乒坛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双满贯”。2004年、2008年成功卫冕奥运女单冠军,2005年和2009年收获了2次世锦赛冠军,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4次夺得世界杯冠军,成为了10年里名副其实的乒乓球“大魔王”。

张怡宁原名叫“张宁”,从小就喜欢和男孩儿一起打闹,因为幼儿园里还有两个小朋友叫“张宁”,所以就在名字中间加了个“怡”字。6岁开始练球,10岁进入北京队,12岁进入国家队,之后在李隼教练的指导下开始迅速成长。1997年八运会,首次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张怡宁先后击败乔红、李菊、杨影、齐宝华等冠军级名将,具备了顶级球员的实力。

2002年,张怡宁的成绩开始全面爆发,她拿下了世界杯女单冠军,国际乒联总决赛女单冠军、釜山亚运会女单冠军。2004年,张怡宁先与队友拿下世乒赛女团冠军,在雅典奥运会上拿下女单、女双冠军,成为邓亚萍、王楠之后又一位在一届奥运会上收获两枚金牌的女子乒乓球选手。这一年,张怡宁还拿到了乒乓世界杯的冠军。2005年,张怡宁在上海世乒赛如愿拿下女单、女双冠军,并再次拿下世界杯女单冠军,实现了“大满贯”,达到事业的巅峰。

张怡宁的绰号很有趣,因为她打球实力强,对手基本没有机会,而且早期打球时绝对不让球,经常打的对手0分出局,让对手对乒乓球这项运动都产生了阴影,因此国外的球迷首先开始称呼其为“大魔王”。尤其是“瓷娃娃”福原爱被张怡宁“打哭”之后,“大魔王”的绰号更加深入人心。

NO.1:六边形战士——马龙(中国)——唯一完成“双满贯”+“超级全满贯”的球员

用时1411天,三大赛共夺得7个冠军。

马龙,辽宁人,1988年出生,身高175cm,乒坛史上第10位“大满贯”选手,也是最可怕的一位。他是世界乒坛史上第一位男子“双满贯”和“全满贯”得主,也是迄今为止唯一集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亚锦赛、亚洲杯、巡回赛总决赛、全运会单打冠军于一身的“超级全满贯”选手。

1993年,马龙父亲因乒乓球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容易受伤”,将5岁的马龙送去学习打乒乓球,就此造就了未来的世界乒坛第一人。2001年,马龙在竞争激烈的辽宁省面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教练关华安看中了马龙,并把他从辽宁带到了北京。结果次年马龙一年一个台阶,3年完成北京队、国家二队、国家一队三级跳。之后的马龙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一口气拿下几十个世界冠军头衔,横扫国内外各项赛事,长期排名世界第一。

马龙的打法与张继科相似,但马龙的速度更快、更加全面。他的发球以正手位小三角区的侧上、下旋球为主,落点变化多。正手位突出“快”字,近台上手积极,击球点早,弧线控制得好,反手位能够有效地结合弹打和快撕。技术上的多变和全面,让对手难以招架,也被称为世界乒坛没有弱点的“六边形战士”。

整体来看,若非有瓦尔德内尔这样一位超级强者,乒乓球这项运动的至高殿堂上将全部被中国人占据。当年老瓦的出现,曾经让人认为是世界乒坛(非中国)崛起的开始,但未曾想过那就是世界乒坛的巅峰,自此再未出现有统治力的非中国籍球员。纵观世界体坛,一项体育运动能被一国统治到如此地步,恐怕只有跳水可以媲美了。我是【火焰符号趣味体育】,平凡的我因为你们的每一个肯定而成长,你的关注、点赞和转发是每一个笔者前进的动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