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跨栏雄姿
■文/本报记者庄怀青
每年7月,是国际田径赛场最为热闹的季节。今年,在这个高手如林的竞技场上,多了一个中国人的身影——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田径希望之星的男子110米栏选手刘翔。
20岁的刘翔是前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升起的一颗新星,从当年他夺取金牌开始,就在不断地创造奇迹,2002年打破世界青年锦标赛纪录和亚洲纪录,今年3月又夺取室内锦标赛第三名。此番4次转战欧洲黄金联赛等各大赛场,刘翔每次都能站在决赛的起跑线上,这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中国田径好手不多,近些年来能够拿奖牌的选手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一到国际赛场,与高手一过招,那些往日驰骋国内的名将顷刻间没了身影。人们评价中国田径,往往称其为是“外战外行”,个中原因,值得深究。但有一点必须肯定,缺乏大赛经验、心理胆怯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实力不济,底气不足。刘翔的成功,首先在于他本身有实力作保证,再辅以大赛磨练,两者并行其间,方能在高手如云的国际大赛中脱颖而出。
而在以体能、爆发力、肌肉类型为主的男子短跨等径赛项目上,人们更形成了黄种人不及黑种人的固有思维定势。现在,刘翔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了前人未能完成的突破。由此可见,中国田径通过改革,完全可以选择适合中国运动员“突破口”,走出一条“刘翔式”的新路。因此,无论是对于刘翔本人还是中国田径运动,这枚银牌的价值,无疑比黄金更为珍贵。
本报记者郭一江摄(资料照片)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