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车过处菊花凋残 德国终于迎来久违的胜利 |
![](/images/bj00.gif) |
![](/images/bj00.gif) |
2003年10月14日08:30
东方体育日报
|
![](/images/bj00.gif) |
|
2003年10月13日,美国洛杉矶卡尔森市家庭仓储体育中心。
当四年前的玫瑰碗体育场中美女足的巅峰之战已经成为往事的时候,我们又见证了瑞德女足再一次倾情演绎的玫瑰轮回。足球总有无穷的魅力把历史和现实、物质和精神、幸福和悲伤联系在一起,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把青春和汗水全都挥洒在这片场地的女孩们。第17次扑救 天才门将未能成功
瑞典的国花是白菊,“菊,花之隐逸者也”。瑞典又有“禁酒之国”的雅号,在家饮酒尚需持特许证到指定地点购买,并要交纳可观的税款,这些都折射出瑞典人温和内敛的性格特征。或许正是这种中立平和的个性,铸就了足球场上瑞典国家队“悲情止步”的传统。
无论是瑞典男足还是瑞典女足,都是在各自领域深具足球传统和实力的队伍。然而,瑞典队从未染指过任何一项世界大赛的冠军,甚至还不如“无冕之王”的荷兰队光鲜夺目。瑞典男足在世界杯上取得过一次亚军、两次第三和一次第四,瑞典女足在首届世界杯上就夺得第三,随后两次止步在四强门外。
昨天,她们又与世界冠军擦肩而过。在全场占据优势、不畏强手、用精神和表演征服了大多数现场球迷的心之后,“瑞典菊花”重现了“悲情止步”的一面——“德国战车”用在第88分钟才被换上场的4号尼娅·金策尔的“金球”让瑞典队“突然死亡”。
大屏幕的时刻表永久地停留在加时赛8分28秒上,似乎地球和时钟也在那一刻停止了几秒钟转动。瑞典天才般的门将卡罗琳娜·约翰森本场比赛至少做出了五次无以伦比的扑救,就在那个金球诞生之前,她还刚刚用腿化解了德国队的一个单刀球。国际足联的技术统计显示,卡罗琳娜在本届世界杯上一共有16次救险成功,但是她最终没能完成这第17次扑救。瑞典还有两个天才般的射手,10号汉娜·永贝里和11号维多利亚·斯文森,她们在决赛中展现出来的连续盘带过人的技巧和作为一名前锋应具备的所有素质,几乎到了女足运动中叹为观止的地步。事实上凡是亲历现场的球迷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出来,她们两人的发挥远远在所谓的金球奖和金靴奖得主、德国队的布丽姬·普林茨之上,后者全场几乎碌碌无为。
然而,所谓悲情、所谓足球、所谓残酷,无非就是要让参加决赛的某一支可能更为出色的队伍来扮演。那一刻我很快想到了中国队,1999年的中国女足,没有人可以否认在以这种方式成为失败者后,失败者将得到更多的纪念和掌声。冠军的欢呼是留给她们自己的像册,而亚军的眼泪却留在了人们长久的意念中。
说起来,中国女足和瑞典女足颇有渊源。1991年的首届女足世界杯,中国女足就是在家门口被瑞典队淘汰在四强之外;而1995年的第二届女足世界杯,中国队又在对方的家门口用点球的方式把瑞典女足淘汰在四强门外,快意复仇。秉承中庸之道的中国足球,何尝不是和瑞典足球一样,在这个残酷的舞台上始终扮演着“用内心和眼泪征服全世界和征服历史”的角色?用最残酷的方式 把失败抛给对手品尝
没有人可以否定德国女足在本届世界杯上的光辉和强大,尽管本由她们主演的决赛却显得有些胜之不武。6场比赛保持全胜,25个进球比排在第二位的美国队还多出了10个,失球却只有4个。德国女足坚决秉承了德国男足在男足世界里所展现出来的刚毅形象:战车启动,无坚不摧。
弗朗茨·贝肯鲍尔和尤尔根·克林斯曼都来到了决赛现场。两位1990年男足世界杯的冠军得主,如今都已经在新的岗位上活得有滋有味。前者进入国际足联高层,以“足球皇帝”的美誉统领着整个德国足球的复兴;后者就在洛杉矶当地开起了电脑公司,还曾把足球的最后岁月奉献在了这块德国女足首次夺冠的家庭仓储中心场地上。
13年了,目睹又一个足球世界冠军,只能说这是日耳曼民族的胜利。德国队总能在点球、金球、最危急最困难的关头咬牙挺住,把以最残酷方式失败的滋味抛给对手品尝,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天生具备的品质。1996年欧锦赛,同样是德国队,第一个在国际大赛上创造了金球获胜的纪录,当时是比埃尔霍夫,同样是一个头球,同样是在局面不利的逆境中。
又是德国女足创造了在女足大赛中第一个金球获胜的历史,4号尼娅·金策尔在全场进行到第88分钟时才被换上场,作为后卫,她替下的是因为在左路协防中表现不佳的7号皮娅·文德利希。历史总是由人类惊人的创造,身高只能在德国队中排名倒数的金策尔用一个全场球迷都还没有准备好的头球结束了一场绝对称得上巅峰之作的比赛。
德国队随后就幸福得“发疯”了,一展她们刚才还紧张得有些僵硬的神经和肢体。当国际足联在给瑞典队颁发亚军奖牌时,她们都还忍不住欢呼跳跃,胜者王侯败者寇,从来只有新人笑旧人哭,另一边有多么残酷,这一边就有多么幸福。那强烈的对比可能正是足球运动的最大魅力,在一瞬间可能天堂和地狱就会互换,因此希丁克在韩日世界杯上曾引用的一句话当被广泛传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颁奖仪式的最高潮当属德国女足的队长贝蒂娜·维格曼、也就是本场比赛的最佳球员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和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为巴西队喷出“黄色火焰”、2003年欧洲冠军杯为AC米兰喷出“红色火焰”一样,国际足联为身着白色队服的德国队喷出了“白色火焰”,弥漫了整个赛场,德国女足的姑娘们在巨大的白色火焰、强烈节奏感的背景音乐和红白色相间的信号弹中,显得逐渐渺小,然而享受着旁人永远无法享受的人世间最珍贵的幸福之一。战车进行曲开启一个新的纪元
是的,德国女足的那粒金球有些幸运,那一个下半场刚开场44秒就扳平比分的进球还有些越位的嫌疑,罗马尼亚裁判对强大的德国队的“照顾”也有些明显,瑞典队畅快淋漓的进攻也的确超出了德国队这个被评为最受欢迎球队能给球迷们带来的欢乐——不过,冠军属于德国,更大的尊重属于瑞典,这本就是一件公平的事情。全场球迷自始至终把掌声和眼泪献给了瑞典队的姑娘们,而支持德国人的声音几乎像蚊子叫般被淹没在主流的海洋里。
看看德国队和瑞典队的球员年龄,大多都是24到28岁的黄金年龄,这正和1999年中美女足辉煌顶峰时的年龄结构相一致。所以,当中美女足不得不起用要么30岁朝上、要么80年代娃娃的时候,这届2003年的女足世界杯的确不属于中美,而完全属于了黄金般灿烂的德国队、瑞典队。
一场比赛的结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而新纪元在战车进行曲中来临。人们或许很快会淡忘德国女足的欢呼和像普林茨那样的身高优势,但很多人应该会怀念瑞典女足的悲情,那一瞬间的残酷和可能是十几年的心血形成的对比。
世界女足和中国女足的超级明星孙雯在本届杯赛后宣布退役,那一个遭到淘汰的夜晚,她对一些来探望她的朋友说出了一句心里话:“打死也别让你们的孩子搞竞技体育,实在是太苦、太残酷了……”
由此,我们应该向所有从事女足运动的姑娘们致敬。因为这所有的情感正像弥漫在家庭仓储中心球场上空的“白色火焰”一样——纯洁得让人心颤。
|
|
|
|
![](/print/c.gif) |
|
|
|
![](/images/bj00.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