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3:1、一个3:2,中国女排在天津的三场比赛旁观者看着都觉得吃力。没了赵蕊蕊,原本成熟、成形的中国队乱了。 陈忠和的目标一直是打造一支全面、以整体为主的球队,这样的球队少了谁都不行,换一个人,就得调整多个环节。陈忠和将现在的中国队调教成世界冠军,用了两年多的时间,现在要在两三个月内完成新的调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中国队很不适应没有赵蕊蕊的日子。 没有赵蕊蕊,中国队拦网的信心下降。赵蕊蕊的拦网并非无懈可击,但是她的高度足以震慑对方,这就取得了心理上的优势。现在则是此消彼长。 没有赵蕊蕊,中国队不得不加大主攻的进攻任务,效果却不理想。王丽娜扣球增加了小斜线,全队更自觉地运用杨昊的后排攻。在哈尔滨比赛时,这些“新战术”突然袭击对手,初见成效。到了天津,对方逐渐摸清了中国队进攻的组合,王丽娜的球重但下手速度不够,杨昊的后排攻线路与速度都不错,但是力量不足,因此主攻手越打越吃力。 奥运会前,中国队只有通过比赛磨合队伍,但愿她们在瑞士精英赛和世界女排大奖赛上都逐渐适应没有赵蕊蕊的日子,多赢比赛,建立信心。信心,是中国队目前最需要的东西。本报记者耿堃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