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男排以0比3负于澳大利亚队,今日虽然胜加拿大,但因小分少于澳大利亚从而失去参加奥运资格。连同亚洲劲旅日本、韩国男排屡战屡败早早就无缘奥运,此次落选赛的进军奥运球队已浮出水面:欧洲的法国队、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队(澳队算作亚洲)。至此,雅典奥运会男排参赛球队全部确定,全部是欧美球队,而没有一支亚洲球队,更没有非洲球队。奥运男排比赛成为欧美排球比赛,这对于据有广泛性代表性的奥会会,无疑是个尴尬。非洲经济落后,难道亚洲日本、韩国也落后,难道日、韩不重视排球,难道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的中国对排球也不重视,非也。以中国男排为例,败给澳队是心理失衡或“落后就要挨打”使然吗?
在此,我不想重复老调,而要在更深层次反思此次中国男排落败。
当一个项目的改革,最终以少数国家垄断替代全世界均等机会时,那肯定此项目改革出现问题了。中国男排在关键时候败给法国队、澳大利亚队,而日本、韩国、伊朗男排也败给法国队、澳大利亚队,而日、韩男排从来是世界强队。因此,亚洲男排全军覆灭决非偶然或是其水平下滑,而是另有缘由。出在哪儿?出在国际排联在此前的几次对规则的改革。
A、改革结果是提高了排球的观赏性还是扼杀了亚洲排球?
随着足球、篮球的火爆,同是三大球的排球变的空前冷落,入不敷出,职业比赛上座率大幅度下降,国际排联着手改革排球规则,以此想把失去的观众再拉回来。动机是好的。然而,在改革规则时,国际排联由欧美人把持着,在小步推进中,从赛制比分、实行每球得分制、擦网不算失分继续比赛等进行改革,把原来针对不同风格打法的较为公平规则,逐渐转向有利于身高体壮、力量大的欧美球队,而对身材较矮、速度较快的亚洲队不利。
当此改革刚实施时还不太显现。但中国男排主教练汪嘉伟已察觉到了,他说,排球改革就是在扼杀亚洲球队。可当时汪嘉伟的责备并没引起中国排球界,包括亚洲排球界的重视,还抱着,我们亚洲也有优势,有多变,有“短、平、快”,有技术等,正如今媒介体所刊登的“后就要挨打”理由一样,还从自身找原因找优势。
B、跳发球出现,打破欧美与亚洲的平衡
当欧美把跳发球运用到比赛中,一切的一切全发生变化了。超过2米以上的高大球员在场边跳起并跳到近半场再猛扣时,对方的一传没有保证了,怎么组织一攻?从一开始就被动。再加之发球碰网不算失分继续比赛,就使比赛天平倾斜了,打法多变灵活而个矮的亚洲人怎么打?也许有人会说,亚洲男排身高也不低呀,可欧美男排每队都有超过2米05或超过2米10的几个球员,平均身高于亚洲的中国、日本、韩国七八公分。怎么在网口上抗衡?
C、跳发球出现结合每球得分制等新规则,把灵活多变的亚洲排球推向“绝望”
当面对意大利、塞黑、巴西、俄罗斯、美国等男排,他们那捶下的“钉钉球”,哪有防守而言。有不少记者和球迷还抱着亚洲的“矮平快”希望,要知道,打“矮平快”的副攻也需要个大球员,哪个球队也让最高球员打副攻,因为高空优势才有快,矮个凭弹跳还有快吗?
也许有人会说,为何中国女排能占据上风?中国女排首先在身高上是最高球队之一,加之打“矮平快”的赵蕊蕊身高近2米,除了俄罗斯女排与我们差不多,其他球队全比我们矮。因而,此次奥运,赵蕊蕊能否出战是关键。缺了赵蕊蕊,中国女排就下一个档次。
当然,假如中国男排身高再上一个台阶,技术再细一些,心理再好些,也有希望与欧美强队有的打,但从规则改革后的排球内涵上,亚洲球队毕竟是下风。国际排联对排球规则的改革不利于灵活多变的亚洲排球,而让身高体壮爆发力强的欧美排球占据上风。(姚永正)
转自搜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