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员文化素质不高,一直是挂在圈内人士嘴边的老话。而中国球员的文化程度到底低到什么份儿上?记者在采访一位地方足协官员时得到这样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上世纪50年代的球员文化程度大都是高中大学,70年代的球员大多达到高中文化程度,而80年代的球员只有初中文化,至于90年代以后,小学文化程度的都大有人在。
“像我们那个年代的球员,别看我们的国家才刚解放,但我们都是上过正规的高中大学的。比如说当年的年维泗,他就是个高中生,还有我们的队友,也有许多大学生。但是,你看看我们国家现在踢球的年轻队员吧,他们的文化并不高,有关部门并不注重文化教育。”上世纪50年代的著名国脚、曾经的国足主帅曾雪麟今天这样告诉记者。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曾雪麟不仅是个正宗高中生,后来还考上了军政大学,并曾跟随国家队留学匈牙利。
“现在的足球学校,学员在学校里过的是那种长期的集体训练生活,可是他们的文化教育却被大大忽略了,这很让人担忧啊!不少小球员认为如果将来能踢上职业队,就不用再担心日后的生活了。其实这样想是不对的。因为,就算能踢好球,如果不懂如何做人,就算有了钱,也不能算是成功的人。”听上去语气和蔼的曾雪麟这样评价他的晚辈们,“很多人都说现在的球员很高傲,他们也确是如此,其实我觉得做人就得有礼貌,要懂点事儿,还要懂得尊重人,这可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呀!”
“现在的足球学校呢,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不重视,也不在乎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文化知识。我不主张时下流行的这种集训制的足球学校,这会影响孩子们的前途的。就拿我们深圳这边的足校来说,许多足球学校出来的孩子,如果他们踢不上球队,最好的出路就是去那种球迷型老板开的公司,以公司业余足球队队员作为谋生手段,而那些混得不行的,干脆找不到工作。这还不是因为他们没文化?!”对于足校孩子的前途,曾雪麟显得颇为担忧。
当记者问及文化知识与踢球二者间的关系时,曾雪麟坦言:“现在有些孩子,他们从小不好好学习,没有文化,即使有很好的身体条件,但根本不会用脑子踢球,自然无法很好地理解教练的战术意图,也很难很好地展现自己的足球思想,这样是不利于他们发展的。”
在曾雪麟看来,足校对文化素质教育的放任自流,不少小球员对文化学习的“偏见”,是导致中国球员文化程度直线下滑的关键所在。但事实上,文化程度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到足校学员日后的择业,对球员领悟足球能力的优劣同样会产生作用。当越来越多的运动员在退役后重返学堂深造之际,我们不禁要问,在他们最该读书识字的岁月里,是谁偷走了他们的“书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