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出生于1957年,今年47岁,1.87米的强壮体魄,梳着一个马尾辫,两鬓略微斑白,到北京台工作有10年左右的时间了。他是学艺术出身的,曾经在北京的一个乐团里做大提琴手,九十年代初,北京人对高雅艺术的欣赏远远不像现在这样普及,所以郑立所在乐团的效益很差,有时候甚至半年都没有一次像样的演出。当时三十出头的他为了生计,也为了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就从乐团辞职到了北京电视台。
爱上体育爱上摄像
1992年开始,他就到电视台做体育记者,因为他块头大而且总是能够冲到最前面,所以就把他聘为了摄像。郑立到北京台的时候还不到35岁,很多人都对他独特的发型很感兴趣,后来知道他以前的职业后就问他为什么要选择摄像,他说:“我喜欢体育,各个项目都喜欢。我不怕吃苦,摄像是个体力活儿,我这大块头儿不干摄像不是浪费了!”
据郑立的同事介绍,郑立对于自己能跳槽做摄像很满足,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白天黑夜,只要给他的任务,他都能很认真的完成。
电视台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舞台,很多人都跟电视台签订的是临时工作协议,郑立不例外也是合同工。合同工主要赚取稿费的资源就是多劳动,多拍片儿,郑立从一开始就对体育摄像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到台里后不久就被体育报道的制片人召到栏目里成了那里的签约摄影。
在北京台工作了快4年后,1996年,郑立妻子在美国的亲戚请他们去那里看看,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他们可以尝试在那里发展。郑立和妻子的感情很好,妻子决定去之后,他也跟着向台里告别决定去美国闯荡一番。那时候已经跟北京台体育频道的不少人都结下了友谊,几个制片人都告诉他随时都欢迎他回电视台工作。
在美国做了两年大厨
郑立在美国呆了两年,起初人生地不熟,一边学习语言一边打工,主要是在饭店里做清洁工,后来老板的厨师辞职不干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就让他去试着做大厨。什么都敢于尝试的郑立就真的拿起了锅铲在美国当起了厨师,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是收入要比打扫卫生多了,后来他还考取了美国的驾照,妻子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找到了房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基本上站住了脚。
但是,郑立怎么想都觉得在美国给人炒菜不是男人该做的事情,在美国他没有太多的空余时间,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去看篮球和棒球比赛,依然无法放弃对体育爱好的追求。1998年下半年,他无法忍受异乡漂泊的寂寞和空虚,就放弃了美国的一切又回到了北京,妻子看到他回家信念坚决,也跟他一起回来了。
性格直率工作拼命
郑立回国后,马上就联络以前北京台的老朋友,想重新回到北京台体育频道工作。因为他走了两年多,原来的工作已经有人做了,所以他开始游荡了一阵子。后来,1999年,北京台拍摄一个大型的纪录片为建国50周年献礼,叫做《光荣与梦想——新中国体育50周年》的节目,临时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郑立成了三个摄影师之一。
据曾经跟郑立工作过的同事回忆,当时买车的人还不是很多,郑立把美国打工积攒的钱买了一辆轿车开着上班,后来就成了采访用的专车。跟朋友们谈起在美国经历的时候,他说自己那两年活得“窝囊”,哪里都不如家里好,再给他多少钱都不走了。唯一的纪念就是攒钱买了辆车。有一次为了去采访庄则栋,结果赶上堵车,害怕给被采访者留下不好印象的郑立就带着同事们闯了红灯,被警察罚了款,但好在没有耽误采访。
郑立工作起来总是很拼命,而且很认真,在拍摄发布会和比赛过程的时候,他总是冲到最前面占据最好的机位,有时候比他晚去的年轻同事劝他不要太“较真儿”,不用为了一点儿地方就要提前很多时间去苦等,可郑立却从来不同意凑合的说法,而且有时候年轻人干活儿不麻利或者偷懒儿的时候他都会直截了当地指出来。因为性格直率,所以也得罪了一些人,但是时间长了,发现他做事情从来都是“对事不对人”,同事们也就不计较了。
留给自己和儿子的憾事
在光荣与梦想栏目工作了一年多的时间,郑立拍摄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大部分主要项目,丰富了他的拍摄经验和专业知识,后来那个片子获奖后,编导都受到了表扬。摄像的角色同编导比起来没有那么重的分量,但是郑立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却越来越重了,这次去采访雅典奥运会只派了十几个人去,包括出镜记者和摄像一起,郑立是绝对的主力,他熟悉各个项目的规则,是个全能的多面手,而且工作态度认真,最主要的是他身体好,能够吃苦坚持战斗,但是没有想到身体最好的一个却最先倒下了。
郑立这一走,台里上下都为他惋惜,郑立临走前没有看到自己的儿子,他和他的儿子一定都很遗憾。郑立为人很谦虚,尽管性格外向却并不张扬,跟同事们聊天儿的话题多数是围绕自己的儿子,郑立有一个好儿子是体育频道上下都知道的事情。郑立的儿子今年高中刚刚毕业,写得一手好字,尤其是模仿著名书法家启功的字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而且在北京著名的古玩一条街琉璃场专门有人收他儿子的字,买的人不少。
台里有重大活动需要人题字的时候,郑立的儿子有时候自己写,有时候为电视台联系著名书法家,郑立的不少同事都在排队等着要他儿子的“墨宝”。但是郑立这一走,他儿子小小年纪可能就要为父亲写挽联了。
人间悲剧,莫过于此。(贾岩峰)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