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这个记者团的到来,深受污染之害的淮民们没有流露出太多的好奇和希冀。10年来,淮河两岸的农民、渔民、船民、市民,已见过太多的记者。现在他们认为,新闻帮不了他们。
尽管如此,站在这条曾经哺育过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闪耀过伟大文明之光的河流旁,我们仍然感到自己有责任记录下这些——有关淮河流域的真实状况。
南方周末:再走淮河 再次惊心(图) 详细内容
遭遇10年来最大的污水团侵袭——淮河的十年之毒
淮河发生的10年来最大的污染事件再次警告人们:淮河的治污效果非常脆弱,而且极易反弹——只治标,不治本,这条河的毒症就会不断发作。 详细内容
 |
 |
 |
遍布垃圾的“小岛” |
漂浮在淮河上的死牛犊 |
淮河流域污染日益加剧 |
污染污染,环保环保……这些词还没有把你的耳朵磨出茧子来吧?你生活在城市里,有网上,有清水喝,有干净的水可以随便洗澡洗衣服,多么严重的污染好像离你都还很远,很远。我和你一样。看到那些被污染地方的人们在疾病眼泪中喘息,你的心不禁像被揪了一把。我和你一样。但是好像还是离得很远,我们离危险还很远。
远吗?如果自然要惩罚这个人类的社会,我们都逃不掉。已经有很多东西不能吃了。也许这还算好的,最起码我们知道那些东西不能吃,可以不去吃,糟糕的是很多我们正在吃的东西是有毒有害的,而我们还浑然不觉。为什么那么多本来该是有营养的东西变得有毒了呢?污水肆虐的淮河离我们的餐桌并不远。你没感觉到,自然的惩罚已经开始了么?
做点什么吧。
尽量少用点白纸或者卫生纸吧。因为造纸业很污染河流,而那么多造纸的企业创作的经济效益其实老百姓没分享到多少,他们分到的几乎只有污染。
洗脸、洗澡、洗衣服的时候都尽量少用点水吧。要知道,我们在城市里享用的干净的水对很多人来说是多么地奢侈。
还有很多事是我们可以做的。如果我们负责任地改善了我们做事的方法或生活习惯,挽救的开始,也许就在于那么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