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美国选手保罗·哈姆摔了个大跟头,但裁判把他“扶了上去”。作为消除一切歧视,体现人类和平盛会的奥运会,公平、公正永远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基石。在奥运会的故乡,雅典人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梦幻般的开幕式,但雅典奥运会的大幕刚刚拉开,一系列裁判问题让希腊湛蓝的天空蒙上了阴影。
双重标准遏制中国?
遏制的说辞本来不应该用于奥运赛场,但在女子举重、体操、跳水等中国选手占据优势的项目上,屡次出现的针对中国选手的双重判罚标准就不能不引起我们不愿意去猜测的联想。在女子举重 48公斤级最后的挺举比赛中,土耳其选手泰兰和中国选手李卓都出现了曲臂的违规动作,但泰兰却被裁判宣布为成功,而李卓却被宣布为失败。正是因为这一“误判”,葬送了中国代表团最有把握的一枚奥运金牌。在男子跳水 3米板比赛中,中国选手一路领先,最后一跳出现严重失误,没有完成动作,中国这对选手最后一跳被判零分,失去了金牌,这并没什么好辩解的。但在最后一跳中俄罗斯的老将萨乌丁同样出现严重失误,同样是没有完成动作,俄罗斯人的最后一跳却给了近 50分。在男子体操个人全能决赛中,获得冠军的美国选手保罗·哈姆在跳马比赛落地时不仅一屁股坐在地上,而且还坐在了场外,差一点把场外的工作人员撞倒。谁都以为他这一堪称“完败”的跳马动作不会超过 8.9分,但裁判给了他 9.137分。而杨威一路领先,在单杠比赛中掉杠,裁判却只给了 8.987分。
把上述现象联系起来,不难给人一个印象,在中国选手占有优势的项目上,中国选手好像一旦出现失误,就会成为裁判们“严打”的主要对象,而很少被“从宽”发落。
朝中无人难谈公平
中国选手受挫于裁判因素,与我们在相关项目裁判界的弱势地位不无关系。否则,不管你有多么超群的实力,在裁判圈内朝中无人肯定要吃亏。在体操男团决赛和女子佩剑决赛中都没有中国裁判执法。在跳水项目上,我们在裁判界的影响也不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们真的吃了亏。据一名熟悉体操裁判圈的知情者说:“体操界裁判势利眼问题早就不是新闻,而且至今也没有找到根治的办法。只有我们的裁判参与其中进行打分,大家相互之间有个制衡,才能保证公平。李宁退役后,曾经长时间在各类大赛中担任过裁判长,结果我们的成绩就非常好。李宁之后,中国人在裁判界没了声音,我们的选手明显感到压分现象越来越多。”在女子佩剑决赛中失手的谭雪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她在与美国选手决战的开局阶段两次被误判,过早被对手拉开比分差距,导致发挥失常,金牌旁落。尽管技术委员会认定谭雪遭遇了不公平待遇,但比赛结果不能更改。说到裁判问题时,谭雪的教练也认为在击剑项目上我们在裁判界也是“朝中无人”。
看人下菜引起众怒
不可否认,有些项目裁判的执法尺度弹性很大,裁判往往只凭印象打分,甚至以个人好恶进行取舍。这里面就不仅仅是针对中国或者某个国家的问题了。在美国人获得体操个人全能冠军后,不仅仅中国方面提出裁判问题,其他国家的舆论也指出体操界的裁判问题很严重。俄罗斯一家媒体专门撰文替获得银牌和铜牌的韩国选手鸣冤叫屈,指出这枚金牌在比赛前就预定给美国人了。文章还分析了比赛过程中保罗·哈姆的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认为裁判至少在两个保罗·哈姆的弱势项目上有意抬高他的得分,而他在最后双杠项目上,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完成状况,只能算是小儿科,但却得到了全场最高的 9.837分,而保罗·哈姆只有拿到这一分数才能确保金牌到手。最后,这家俄罗斯媒体还提到了在体操男团决赛中,裁判故意压低俄罗斯队的比分,而使美国队获得了银牌。
1988年,在男子跳水 3米板决赛中,初出茅庐的熊倪硬是在裁判明显的偏袒下败给了动作出现重大失误的洛加尼斯。而在本届男子 3米板双人决赛中,裁判在打分时也出现了偏向大腕儿的现象。如果裁判界任人唯亲的现象不改变,奥林匹克运动的纯洁性将一直受到挑战。
执法水平参差不齐
当然在本届雅典奥运会上,有些引起争议的判罚则反映了裁判的执法水平问题。在女子射箭比赛中,两名选手共用一个计时提示钟,中国选手何影因没有看清计时钟的提示,而裁判又没有及时提醒,双方不断发生误会,造成何影因违规两次被判零分,这位上届奥运会女子射箭的亚军含泪早早被淘汰,与奖牌无缘。在男足小组赛突尼斯与塞黑的比赛中,居然出现了突尼斯队一个点球罚了 6次才被裁判判为进球有效的趣事。前三次突尼斯队的杰迪迪都罚中了,但裁判以各种原因将进去的球吹了出来,后两次射门全被塞黑队门将扑了出来,但还是不算,直到第六次将球罚进,双方都看着裁判时,主裁判才决定进球有效。这一颇具戏剧性的一幕,虽然体现了裁判执法的负责精神,但一名裁判这样驾驭比赛,让人对他的业务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不可否认,本届奥运会裁判的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
特约记者梁军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