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富》记者 孙杨/文
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运作球员这方面却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悖论。一方面要靠引进大量优秀球员以提高整个球队的整体实力,从而带动球票、广告等收入,然而俱乐部却被高昂的费用所累,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让赞助企业埋单;另一方面,俱乐部又想把出售球员作为今后大力发展的赢利方向,希望球星的价格飞上天。需要买进的产品正好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这就等于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技术服务提供商又是技术应用商。
在欧洲杯上的出色表现令英格兰天才少年鲁尼的身价倍增至5000万英镑,不管埃弗顿主席肯怀特是故意开出天价有意挽留,还是要趁此机会大赚一笔,鲁尼给埃弗顿俱乐部带来的利润都令人无比羡慕。
水涨船高的转会费用已经成为中国大多数俱乐部极力追求的目标。河南建业俱乐部常务副总经理杨楠表示,中国俱乐部最大的发展方向是培养自己的球员,输出球员。俱乐部普遍缺乏广告赞助和电视转播的经营自主权,出售球员自然就成了部分俱乐部的重要利润来源。上海申花SVA文广俱乐部总经理楼世芳对《中国财富》说:“申花从2001年改制以来,最大的产出除了品牌,就是优秀球员。一流球员转会可卖到一两千万。申思、祈宏各卖了900万,吴承瑛也有500万,申花这两年这块的收入就有3000万左右。”沈阳金德俱乐部的转会收入去年也有1000多万。
●既是生产者 又是消费者
但是,中国足球俱乐部在运作球员这方面却不自觉地陷入一种悖论。一方面要靠引进大量优秀球员以提高整个球队的整体实力,从而带动球票、广告等收入,然而俱乐部却被高昂的费用所累,背上沉重的负担,最后让赞助企业埋单;另一方面,俱乐部又想把出售球员作为今后大力发展的赢利方向,希望球星的价格飞上天。需要买进的产品正好是自己生产的产品,这就等于一个企业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既是技术服务提供商又是技术应用商。
上海中远三林足球俱乐部国际队负责经营的乔亮在接受采访时说:“国际上很多俱乐部都有自己的定位。比如说曼联、皇马、巴塞罗那、尤文图斯、AC米兰,他们的目标就是获得冠军,他们的投入很大,经营也很好,很多都是买来的球员,要世界上最好的球员为他们获得冠军。有些俱乐部不是主要靠广告和赞助这个赚钱,他们主要靠球员的转让。”而阿贾克斯球队就把培养和输出球员作为自己最大的收入来源,所以会把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投放在人才培养上。对于中国足球俱乐部来说,首先应该确定自己是卖方还是买方,然后有选择有侧重地发展。
根据足协的计算方法,
中国球员的转会费=上一年的工资×系数
控制系数的条件有年龄、场上位置、是否在国家队等。
●卖方:致力球员“研发”
如果确定自己是卖方,最重要的是加大“研发”投入,把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加大研发力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自己掌握了核心技术,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像摩托罗拉、诺基亚、爱立信纷纷成立或整合自己在华的研发中心。欧莱雅公司每年拿出总销售额的3%用于研发,而这个数字在飞利浦公司能达到10%。
而在中国那些动辄拿出几千万赞助俱乐部的企业,为什么不拿出一些资金来培养中国足球的未来?国际米兰俱乐部青岛足球学校的董事长宋伟民对记者说:“1000万就能赞助100个孩子到国外踢球。日本每年送6万个孩子到国外踢球,巴西4万多,欧洲的2万多,而中国还不到100个。我们在意大利坐着火车,隔两三分钟就是一个场地,他们每星期天都在打联赛,而我们呢?青岛一年不超过4次。”
●买方:引入评估测量
作为购买球员的一方来说,对球员的价值评估则成为首要考虑的因素,而这一点却没有引起俱乐部的重视。对此问题,国内某俱乐部做过10年足球经营的主管可谓是一语中的:“俱乐部买进一个球员,动辄800万,如果引进外籍教练,要1000万左右,对企业来说,这是很大的数目。达到这个数目一定要立项,要经过很多人的论证。看这个项目能不能上,证明项目确实能给我们带来好处。我今天投资1000万进口一个设备,一定要考虑从哪里进口,什么国家进口最适合,使用多少年,会不会马上被淘汰。外国如果要引进一个球员,程序极其复杂。必须经过董事会讨论,而中国的足球俱乐部经常是说进谁就进谁。”其实球员的价值是可以量化的,中国足球俱乐部急需建立一套评估体系。
注:《中国财富》通过对国内足球俱乐部的调查,询问俱乐部总经理,总结了考评引进球员的几个指标。
另一方面,作为企业来说,购买了先进设备不等于万事大吉,如果设备闲置不用,企业必将蒙受巨大损失。而俱乐部更是如此,天津泰达斥巨资引援,可是本赛季8轮比赛3个外援居然一球未进。我们不仅质疑,俱乐部以什么标准和程序挑选外援?另外,购买设备后一定要考虑它的兼容性。引进球员是否能与原来球员进行密切配合至关重要,否则再好的球员价值也是零,甚至是负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