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充斥着“感谢”的夜晚。应明皓说,感谢常昊为大家圆了这么多年的梦;王汝南说,感谢常昊为中国围棋开了一个好头;棋迷朋友说,感谢常昊为中国人争了光;常昊说,感谢老师、前辈、好友、家人……这样的时刻,感谢是最应景的方式,当然也是每个人情绪的自然流露。但是,当我从喧闹和狂喜的场景中离开,被北京深夜的冷风吹得稍稍平静些的时候,我突然感到,常昊其实只需要感谢他自己。
他不知道“应氏杯”的重要吗?他不想摘掉头上那顶“千年老二”的帽子吗?他对这四十万美元的奖金无动于衷吗?他不明白中国围棋不能再继续输下去了吗?他不懂得下这样的比赛需要平常心吗?道理谁都清楚,常昊也是。问题在于如何去做。有的东西,局外要思考,局内也要思考,比如战术和技巧;有的东西,局外要思考,局内却万万不能思考,比如奖金,比如责任。要把这些不同的因素区别对待,无数的经验表明,是很难的一件事。这就是为什么常昊过去六次冲击世界冠军尽皆未果,这就是为什么一直以来常昊都给人一种优柔寡断的印象。
改变棋风或许还容易些,但改变性格太不易了。我认为,常昊此次的胜利,在于他成功地———至少是一定程度地改变了自己的性格。经过了多次,尤其是两个月前丰田杯的痛败,常昊的神经强度得到了提升,而像“应氏杯”这种顶级大赛,比的就是谁的神经更坚强。至于实力,我想,常昊与崔哲瀚这一层次的较量,实力的对比可以是一个忽略不计的问题。王汝南院长经常讲,我们的棋手,应该是具备冲击世界冠军的实力的。言外之意便是:我们的棋手,欠缺的是意志上的能力。我不觉得常昊的棋力比两个月前提高了多少,我甚至不认为他的棋力相比四年前跟李昌镐争夺“应氏杯”的时候有多么明显的进步。我更愿意相信,是他那种不向失败低头、并且决意改变自我的精神,最终感动了上苍。
常昊,开一瓶香槟给自己。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