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杯举办九届比赛以来,第一次没有韩国棋手参加决赛。这也是继2000年第2届春兰杯决赛之后,韩国棋手第一次与世界大赛决赛无缘。
没有韩国棋手参赛,现场气氛好像要差那么一点味道。近些年,中韩对抗成了不变的主题,常昊、古力他们无不以抗韩为己任,现在突然在这么一项重大的决赛中不见了韩国棋手的身影,多少显得有些落寞。
俞斌在11败之后取得一胜,越过李昌镐这道天堑,打入决赛,让原本细数中韩四大决战的棋界突然惊觉:在中韩四大决战(三星杯、丰田杯、应氏杯、春兰杯)结束后,LG杯极可能成为中国棋手的一大意外之获。
华以刚在评价俞斌时说道:“他是个很聪明的人,知道在什么地方用功,在什么地方使劲,他5年前获得LG杯也好,10年前和1年前两次获得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也罢,都是在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机会,一举夺冠的。什么叫做成熟?这就是成熟。”常昊从技术角度评说俞斌道:“他最早发现今后的胜负将是在后半盘,他对‘目’特别敏感,并且由此取得了成功。如果他再年轻一点的话,他肯定还能取得比现在要好得多的成绩。”
在此之前,俞斌共有三次打入世界赛决赛的机会,一如华以刚所说,他真的都抓住了机会。马晓春九段对此评价是,一般的棋手进入决赛后,水平都要打折扣,但俞斌却能发挥出正常水平,这就是俞斌的过人之处。
俞斌的长处在于冷静和理智。无论是参加决赛还是预选赛,他都能以平常心视之。日常生活中的俞斌也是这样,闲话很少,几乎不下“单官”,有人开玩笑说,俞斌如果从政的话,一定是个非常高级的技术官僚。
但俞斌的短处在张栩那里也很明显。俞斌的后半盘以前堪称一绝,“洗衣机”之名并非虚就,但即便是冷静无比的俞斌也抗拒不了年龄所带来的通病:后半盘昏招。曾经对张栩的两盘对局如此,不久前在天元战和CSK杯预选中分别败给邱峻七段和刘星七段的两盘棋同样如此。
张栩的长处可以列出一大串。自去年日本本因坊战七番胜负起,他已连续在本因坊、名人、王座、NEC杯、NHK杯等五项头衔决战中得手,只要他进入决赛,即没有空手而返的时候。但一年前的张栩可没有这样硬朗,他还会在阿含桐山杯、十段战等决赛中败给加藤正夫九段、王立诚九段这些老将,可如今的他只要出手,即小李飞刀,例无虚发。
日本围棋中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出现一个超强者。坂田荣男、林海峰、石田芳夫、赵治勋、小林光一,一路下来,有迹可循,现如今,张栩则当仁不让地担当起了这个角色。只是,赵治勋、小林光一时代,日本超一流棋手已经很难在世界大赛中占据一席之地,现在张栩正刻意地改变这个尴尬的现实。
不过,张栩固然年轻和强大,但孔杰七段说,张栩的序盘看起来在尝试很多新鲜的招数,却很少见到有效的结果,他最终还是要靠他的后半盘功夫逆转。对俞斌曾下过的三盘棋中后两局如此,这次LG杯半决赛战胜赵汉乘八段之局亦如此。俞斌对此看法是,张栩还是一位典型的日本棋手,对棋的理解与中韩棋手不同。不过,俞斌在这里很客气地说道,这种不同有时候是对的,有时候却不对———在这里,俞斌更多的是强调日本棋手常见的“软弱”吧。
一样的低调,一样的冷静,一样的渴求冠军———甚至连张栩都说出了日本棋界对他期望很大的话来。这在一向看重国内比赛甚于国际比赛的日本棋界来说,非常罕见。这也是一场知己知彼的决战,胜负结果取决于:俞斌能在张栩的“日本棋手式招法”中得分多少,或者说,俞斌能在后半盘拥有多大程度的清醒与理智。
在28日进行的LG杯决赛第一局比赛中,俞斌全盘展示了他良好的大局观,在序盘抓住张栩的缓手之后,立即将棋局导入他无比熟悉与擅长的简明获胜之道中来,华以刚甚至将其称之为“简明流”。而张栩,在形势已然不利的态势下,却没能做到韩国棋手那样,拼命的反扑,并在反扑中使出令人生畏的“韩国流”来———日本棋手对围棋的理解真的与中韩棋手如此迥异吗?或者说,日本棋手真的没有战斗力了吗?
官子阶段,张栩的官子功夫令人叹服,但在大局上已经落后许多的情况下,局部官子的精湛已于事无补。不管后面的进程如何,但这一局,智者俞斌确实压制了强者张栩。谢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