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届世乒赛的最终结果和国际乒联技术委员会主席、中国乒协副主席姚振绪所设想的几乎完全一样。
“如果我是中国队的教练,我肯定希望:分兵把关,最后胜利会师。但作为一个竞赛部的组委会官员,我希望天天满场,天天电视转播有人看,票价能炒得越高越好。两者是矛盾的,但我还是非常希望两者能相结合,最后是中国人拿冠军。如果真能这样,那是太好了。但这样完美的结局,出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现在能和中国队抗衡的外国人还是少,特别是女子项目。”就在世乒赛刚刚开赛时,姚振绪对记者说。
表面上看,中国队的再次包揽全部金牌似乎会对乒乓球未来的发展带来一些不利,但实际上,正如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所说的那样:“从总体上看,现在的乒乓球运动整体水平还是进了一大步。”而这其中,夺得大多数甚至是包揽各大赛金牌的中国乒乓球,也起到了自己至关重要的作用。
最鲜为人知的莫过于当初中国乒协主动提出小球改大球,并最终成为一项国际乒联的决定。姚振绪说,根据国际乒联的一项调查,一个球如果打了五、六个来回,那么就有些掌声,来回愈多,掌声就愈多。随着愈来愈职业化,乒乓球比赛的速度越来越快,旋转越来越强,来回越来越少。这样一来,观众越少,市场就会逐渐萎缩,赞助商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就要减少球的旋转,减慢比赛的速度。中国乒协科研委员会经过科学的测试,证明了40毫米直径的大球,比起38毫米的球来讲,球的转速和速度降低了23%和21%。
“在中国乒协于1995年提出这一改革建议后,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时任国际乒联主席的徐寅生当即就给上海红双喜厂打电话,提出希望他们能投入经费,进行大球的科研开发,积极组织试验性比赛。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世界杯上,国际乒联通过了使用大球的决定。现在的事实证明,用大球后,来回多了,比赛也精彩了,对中国的运动员来讲,也越来越光荣了,夺得的世界冠军含金量越来越高了。”姚振绪说,“中国乒协提出、积极参与并力促这项改革,从眼前来看,大家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但从长远来看,真正受益的还是中国运动员。我们在这方面,还是有能力,有办法,有实力取得领先地位的。”
尽管国际乒联的诸多改革中只有小球改大球是中国乒协主动提出的,但在11分制和无遮挡发球等重要变革上,中国也抱着一贯的支持态度和积极的心态。姚振绪表示:“竞技比赛规则是越来越公正,比的更是实力而不是技巧,整个世界体育发展都在往这个方向走。所以,11分制的出现,很大程度增加了比赛胜负的偶然性,也就增加了新闻和参与的广泛性,以及更多人获得荣誉的可能性。”
姚振绪说:“有人说,国际乒联近些年来在技术和规则方面的各种变化,对中国乒乓球不利,是针对中国的。但事实上,如果没有人陪你玩了,没有人愿意看了,没有观众了,那才是对世界乒乓球运动乃至中国乒乓球最大的不利。所以,世界性是必需的,要让全世界都喜欢这项运动,乒乓球才能长久地、更好地发展下去。”
除了主动提出变革和支持各种变革,中国对世界乒乓球的贡献还体现在庞大的“海外兵团”上。姚振绪说:“我们一直在努力为这个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技术上的最大贡献,就是把技术带给世界。不仅举办了大量的乒乓球比赛以及教学活动,我们的教练员还无偿地训练亚非拉运动员,并有那么多运动员带着技术到国外去打球,这些都带动了当地的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文艺界有句话:‘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我认为,在体育界这句话应该是:‘越是世界的,才越是民族的’。”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