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分三种:第一种是球迷觉得超级棒,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觉得一般的;第二种是球迷觉得他一般,但真跟他过招的球员认为他超级棒的;第三种是球迷和跟他过招的球员都认为他超级棒的。
纳什就是第三种。
我第一次见到纳什,准确地说,是中国球迷和中国国家队的球员们第一次见识到他的能量,是在2000年香港的钻石杯赛上。中国队和加拿大队交锋,中国队三个后卫李晓勇、郭士强和李群轮换着满场追,都追不上那个顶着鸟窝头的后卫。开场没多长时间,加拿大有一个快攻球,纳什像闪电一样往前冲。姚明就在他前面,已经站定,伸开巨掌。纳什冲到罚球线,突然转身180度;一看身后没人接应,又转身180度,像现在所有人都熟悉的那样,一个脆生生的后仰跳投。
现在说时迟,其实那时快,纳什急停之后连转两个180度,加起来360度,当时看上去就好像一个陀螺。姚明后来说,从来没见过这么打球的后卫,这回开眼了。
两星期后,悉尼奥运村里的穹顶体育馆。中国队和加拿大不在一组,比赛也隔天,但只要有加拿大比赛,就能在场边找到中国男篮当时的助理教练闵鹿蕾。闵鹿蕾挂着证件,想看什么看什么,但他说:“我就爱看这纳什,场场球我都来看。现在我是有证儿,就是没证,花钱我也得看来。这实在太棒啦,咱这当初打后卫,觉得自己组织也挺不错的,可没想到球还能打成这样。”
我记得哪位NBA的先哲好像说过类似的赞美“魔术师”约翰逊的话,一个球员或者教练愿意自己花钱去看一个对手打球,纯粹把自己等同于一个球迷,就是对这个对手最大的认同。当时NBA还没像今天这样在中国深入人心,中国球迷看转播,几乎全是乔丹和公牛,没有人看过小牛和纳什的球,但就是钻石杯那一战,让中国队上上下下都对纳什一见钟情。
其实当时纳什在小牛队也只是半个主力,悉尼奥运之后,他才坐稳首发,一下就火了。等到王治郅在2001年加盟小牛,小牛队频繁跃上CCTV,这下所有的中国球迷终于都记住了纳什。那一年也是小牛头一回重返季后赛,纳什第一轮就碰上后卫里的大师斯托克顿。有一战杀得纳什嘴唇被撞破,鲜血直淌,还在跟斯托克顿拼命。小牛在先输前两场的情况下连扳两场,最后生死战又在盐湖城。
苏群那时候就在达拉斯采访,和他一起的是我曾经写过很多次的《北京晨报》的王海鹏。苏群之前采访过不少次NBA,是只老狐狸;王海鹏是头一回,是只小狐狸。王海鹏认为小牛没戏了,不舍得花机票钱,就留在达拉斯看电视;苏群认为纳什在综合能力上已经胜过斯托克顿,这是小牛的决胜点,又奔了盐湖城。结果那一战纳什左冲右突,最后生生赢了爵士1分。王海鹏在屋里急得蹿上蹦下,给大郅打一电话,说:“纳什打完球都说什么啦?”大郅说:“你不舍得花钱吧,我就不告诉你。”
纳什的故事后来越传越广,大伙儿都知道他和诺维茨基住一个小区,好得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小牛原来芬利是老大,后来芬利的地位下滑,诺维茨基和纳什一内一外,是小牛真正的倚仗。2002年巴特尔到了掘金队,小牛过来打客场。头一天晚上,我们在大使套房酒店二楼和老蒂姆·哈达维一起吃饭聊球,哈达维跟我说了文章开头时候球星的三种分类。
老头说:“斯蒂夫(纳什)是真棒,德克(诺维茨基)是只有球迷才觉得他棒。”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纳什”,共找到
201,770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