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潜潜/文 刘晓/图
梁武帝打发了萧见理,倒也松了口气。再看剩下两人一黑一白,黑的气宇轩昂,白的书生气浓。于是命二人报上姓名,那白面书生道:“小民姓胡名颖。”黑大汉道:“小僧菩提达摩。”梁武帝大惊:“原来有高僧到此。”赐他旁坐,问道:“朕欲多造佛寺,写经度僧,可有功德否?”达摩晒笑:“没有甚么功德,参禅不在形迹,须由静生智,由智生明,从空寂中体会出来,方有功德可言。”梁武帝又问:“朕在华林园中,总集许多经典,高僧前来,可能为朕逐日讲解,指误觉迷否?”达摩又笑道:“佛学在心不在口,一落言诠,仍非上乘,所以明心见性,自能成佛,不在区区经论呢。”梁武帝哑口无言,只好转移话题,命人再摆好棋局,木猴儿和达摩皆对答如流,陶弘景也自叹弗如,临走时对梁武帝道:“此二人好比伏龙凤雏,陛下若得其相助,不仅国家无忧,且可得长生不老之法。”梁武帝问:“胡颖可是那只转世的猴儿,不会来寻仇吧?”陶弘景笑而不答。
梁武帝惴惴不安,又喜又忧。留下二人一同用膳。膳毕,木猴儿和达摩一起下棋。第一盘达摩输了,梁武帝因刚才达摩言语不敬,兴灾乐祸地问:“高僧输在何处?”达摩答:“输在一个‘生’字。我整盘棋没有一颗死子,哪有不输之理。”于是又来第二盘,达摩又输了,梁武帝又问:“这次高僧输在何处?”达摩答:“输在一个‘死’字,这盘棋我大龙被屠,唯有认输而已。”梁武帝大乐:“高僧远道而来,输两局棋无伤大雅。不妨再来一盘。”达摩道:“输即是赢,赢即是输,愿奉陪到底。”于是又下了第三盘,这一次局面异常复杂,棋盘上双方死子累累,尸横遍野。把梁武帝的眼睛都看花了。最后,木猴儿和达摩竟下出一个三劫循环来。梁武帝问:“这一局谁能赢?”达摩道:“陛下如此在乎一局棋的输赢,可知自己将来的命运,未必好过我今天下的这盘棋。”梁武帝勃然变色:“朕号令天下,将来必定是万民拥戴,千古不朽。”达摩哈哈大笑:“无稽之谈。陛下当珍惜身边衣食,以免将来做饿死之鬼。”说罢,起身拉起木猴儿倏然离去,梁武帝又气又恼,却无可奈何。
且说木猴儿因达摩与他下棋时,无意中说出天书上的前三个字来,甚是诧异,故达摩拉他起身时更是心领神会,知道达摩绝非凡辈。木猴儿心想:有了达摩,天书之谜或许可解一二。达摩拉木猴儿走出数里,方才停下脚步,问道:“胡施主,那萧见理无礼之极,你为何还要救他?”木猴儿道:“此话怎讲?”达摩道:“若不是你用移花接木之术,那萧见理不学无术,如何做出正确答案。”木猴儿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达摩道:“你可知萧正德一家恶贯满盈,罪不容赦。童谣有云,‘宁逢五虎入市,不愿见临贺父子。’”木猴儿道:“高僧似乎对天下事了如指掌。——既然如此,又何苦耿耿于怀。”达摩道:“不耿耿于怀,又如何了如指掌天下事。”木猴儿道:“高僧从西边而来,西边除了佛,可有围棋高手?”达摩道:“没有。”木猴儿道:“高僧棋艺从何学来?”达摩道:“这有何难,我有四句偈语,若能授天下人,则天下人皆可成为国手。”
木猴儿大喜:“高僧能否不吝赐教?”达摩道:“你棋艺已至炉火纯青之境,传你何用?再说,若天下人皆为国手,人间岂不又少了许多乐趣?还是不说的好。”木猴儿大失所望:“既然如此,不知高僧能否讲讲‘生、死、劫’三字涵义?”达摩道:“棋子必先生,方可在棋盘立足;可到了紧要关头,有时必须不辞一死——就和人一样。孟子有云:生,我所欲也;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至于‘劫’,则是塞翁失马,福祸相倚。——劫后余生,自是柳暗花明;但一失足成千古恨,万劫不复,又能怨谁?”木猴儿听了,有醍醐灌顶之感。正说话间,忽闻身后马蹄声响,由远及近。达摩道:“如果没有猜错,一定是梁武帝派人抓我们来了。”木猴儿奇怪道:“刚才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何不抓我们。”达摩道:“这有何稀奇,那梁武帝本来就是两面三刀,似善实恶之人。”须臾,到溉带追兵赶到,大呼:“二位留步,梁武帝有要事相商。”二人还未来得及回话,又有一队人马飞驰而来,为首的却是临贺王萧正德,萧正德亦大呼:“二位高人慢走,本王素来求贤若渴,今特在府中设宴,为二位洗尘。万勿推辞。” (8)
(《围棋报》独家合作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转自搜狐
搜狗(www.sogou.com)搜索:“梁武帝”,共找到
6,989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