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散条款”的适用范围并不很大,貌似针对整个NBA的大帽子之下,真正有资格被“遣散条款”动刀的球员只有一种:赚钱特多的“老球员”。
“高薪低能”的口号绝不悦耳,可任何球队阵容中都能抓出几个拿着高薪却干不出什么成就的货色,在老板眼中,这就是眼中钉肉中刺,在球迷眼中,这些“饭桶”耽误着球队建设进程,但在05年全新劳资条款问世之前,球队管理层却对这批老家伙毫无办法。作为“遣散条款”的镇压对象,德里克-安德森与布莱恩-格兰特们纷纷下岗,迈克尔-芬利和艾伦-休斯敦们也感受到下岗的威胁,虽说吃的多干的少这档子事儿绝对不光彩,但“被裁”毕竟也属臊眉搭眼的勾当,一时,“飞鸟尽,良弓藏”之类的标语再度洋溢球迷们的唇齿之间。
NBA就像一个历史巨轮,行进过程中,从来不会为人情而有所凝滞。已经被裁者或者即将被裁者,昔日飞黄腾达的年头签下数以千万计的合约买房子买地,但目前的确躺在“功劳簿”上延误着商业联盟的健康发展。
“优胜劣汰”是任何事物的规则,而商业篮球联盟中,绝对杜绝不合理因素,利用“遣散条款”之类的手段帮助球队消除泡沫合同,促就球队之间的竞争力,更推动了NBA的前进步伐。NBA能在美国诸多职业篮球联盟中脱颖而出并非侥幸,一套政策手段均磨砺到炉火纯青,“遣散条款”不过是一个方面,代言着联盟的成长烙印,更代言着竞争上岗的市场化氛围成功渗透。
纽约尼克斯或者波特兰开拓者这样的球队,仅仅一个遣散条款无法完全解套,但毕竟有不少球队借此机会成功突围,这就是行政干预所希望看到的结果。“遣散条款”作为时代发展的里程碑,下岗者们就必须成为里程碑的奠基石,貌似残酷,却没什么不妥。
拿着高薪的老球员沦落到被“遣散”的地步,只能说为年轻球员让道的时候到了,也该换一支球队按照自己的实际水平发挥余热而不是继续在功劳簿上混饭吃。“人生如棋”,当年这批球员成功签订千万豪约的时候,也一度叱吒风云不可一世,有上升期就会有下落期,渐渐步入暮年,洗净铅华重新寻找起点不是坏事儿,这是人生的一个部分,也是NBA的一个部分,看着看着,也就习惯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