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载:时间:2005年8月15日;地点:北京市龙潭湖丙三号;事件:中国足协教练委员会挂牌成立——创新无止境的中国足协在一直叫囔的改革中把成立一个叫做教练委员会的实体机构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个实质性动作。
教练委员会并不是中国足协的创新,而是对日本足协教练委员会的东施效颦。据说,成立教练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搞好国字号队伍建设;其职责则是负责国家队、俱乐部的训练工作,为完成2008年奥运会起到辅导与监督作用。从其目的与任务来看,凸显了中国足协的豪赌本色;而把豪赌的着眼点选择在教练委员会这样一个“非典型性”机构,则显示了中国足协的幼稚与无能。
正常情况下,国家足协与国家队主教练之间是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一个出钱,一个出力,配合的好成绩出色的话,皆大欢喜,配合不好成绩不佳的话,足协可以一声令下赶走主教练,总之,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足协完全处于主动地位。然而对中国足球则不然,足协一方面好大喜功,喜欢在主教练面前指手画脚抢镜头,妄图通过自己的权威来控制主教练;另一方面管理手段低下,不知道该管什么不该管,更不知道如何去管,这样往往是足协想着去管主教练,结果却被主教练牵着鼻子走,自己成了受气的婆婆。米卢时期,这一矛盾最为明显,霍顿时期和哈恩时期也同样有类似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成立教练委员会与其说是为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不如说是为了动用足坛旧势力来牵制主教练。
而这又暴露了中国足协的另一个管理问题,即始终无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众所周知,从施拉普那到哈恩,在历任外教的管理上让中国足协吃尽了苦头,所以他们选择了朱广沪这个国产货。然而就是象朱广沪这样的乖乖仔,也不能让足协完全放心,疑人也用、用人也疑,总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管住、用好。遗憾的是,中国足协空有一双黑色的眼睛,却无法在走向光明的路上在主教练身上寻找黑暗,于是只有借助教练委员会这个畸形机构。
但是,教练委员会就真的能如足协所愿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搞好国字号队伍的建设吗?恐怕未必。当年,特鲁西埃入主日本队时,就有不少足球元老对其指手画脚,特鲁西埃的态度是:既然你们有那么多的专家,为什么要聘请我?这也正说明了问题的关键,那些所谓的专家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百无一能,要不他们更有资格坐在主教练的位置上,而不是在教练委员会指手画脚。事实上,入选教练委员会的人员除了资历较老之外,其个人简历上更多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虽然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就中国足球而言,我们已经经历了太多的失败,我们需要的不是成功的母亲,而是成功本身。
其实,在97年八强赛时,中国队破天荒地成立了10教练团,一人主政,9人参政,实质上看,这应该是教练委员会的雏形。而那届赛事的结果是中国拥有了历史上最强的国家队,却在教练们的喋喋不休的争论中,输的最窝囊,这样的悲剧难道非要重演吗?
理论上说,教练委员会行不通,实践上看,一个变形的教练委员会已经给中国足球带来一次悲剧,所以,我们不得不问一句:教练委员会师出何名?(然后笑了)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