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棋院象棋部一纸处罚决定的出台,喧嚣多时的“买棋事件”暂且画上了句号。为何说是“暂且”呢?因为几位当事人的真实态度还不得而知,处罚所起到的教育效果和影响程度还有待观察。
无论是象棋界的元老级人物,还是默默无闻的小字辈棋手,甚至是普通的局外人,人们普遍认为此次处罚的力度“偏轻”——难道还真能像赵鑫鑫本人希望的那样“停赛半年就好了”,那还只能说明17岁的他真的有些“稚气未脱”;而且,处罚面也远没有先前传闻的那样大。原先有报道说,卷入此次“买棋事件”的各方棋手有10余人之多。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是中国棋院以及象棋部处理此次事件的总体思路。然而,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他们在拟定处罚“量刑”上,考虑的还是“救人”的角度明显大于“治病”,好几次听王汝南院长说起“毕竟还只是一个孩子”的话……
然而,光“救人”是不够的,“治病”应该并重。就好比将落水者先救起,还要让落水者吐出肚皮里的污水,然后予以治病。从此次“买棋事件”反映出的问题是,象棋界的某些“诟病”着实不轻,“患病”的也绝非那几位受到处罚的当事人。
这次的处罚仅仅是表明了一种态度:以此告诉相关棋手,你在这个问题上的确是犯了错。但是,从处罚的力度上可能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难保还有人会对“通报批评”此类的处罚“不屑一顾”。
所以,此次处罚决定的最后加上了这么一句话:“今后,相关协会在加强对赛风赛纪教育和管理,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棋手的教育和管理,增强抵制不良风气的能力,营造良好、健康的竞赛环境”。
如果真的能够做到这些,倒是标本兼治的“治病”良方。管理者还是看到了“治病”的重要性,那么希望他们在即将出台的《管理办法》中能有这么一条:如若有人在职业道德上再有违纪行为,“杀无赦”!
转自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