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活口”
从业余到段位:1/10000
中国棋院某资深官员认为,全国段位赛是棋手生涯的门槛:打上了职业段位,就意味着获得了在职业棋场上安身立命的通行证;反之,则只能继续以业余之身份,上下求索。全国段位赛始于1982年,至今已产生近300名职业棋手,这是整个中国围棋金字塔建构中的塔尖部分。而作为支撑力量的塔基部分,以围棋为专业志向正在学棋的青少年棋手的总量会有多少呢?这是个连中国棋院都无法给出确切数字的问题,只能以大致的分数比率来稍作考量。
2005全国段位赛7月在宁波结束,参赛者达430多人,而固定的定段名额只有20个,比例不足5%.该官员介绍,许多人把定段赛当做围棋的“高考”,而事实上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高校的招生录取率要远大于围棋的5%.即便是这成色不足的5%,也只是定段赛“决赛阶段”的比率,考虑到能够参加最终的定段赛的小棋手都是全国各地经过层层预选才脱颖而出、好不容易获得一张入场券的尖子棋手,因此最终的定段率,其分母部分会成倍扩大应是不争之事实。目前,各类围棋道场和培训班是承载中国围棋人口的主体。作为国家围棋队教练员和未来国少队的主帅人选,吴肇毅九段此前有着长期经营管理围棋道场的履历,他透露:北京的聂道场、纹枰春晓研究会、郑弘道场、汪剑虹道场、杏泽围棋学校等几家主要围棋学校,学棋的小棋手人数在300人左右。综合其他学校和各类培训班,北京的“棋童”人数应该以“1000”计数。中国围棋版图上,北京、上海、杭州、南京、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大中城市是“吸纳”围棋人口的重中之重,因此,在“1000”的基数上乘以“10”,再综合全国其他地方,会得到前文所述的5%的分母部分大致是“50000”,也就是说,从“定向”到“入门”,全国的小棋手都不得不面对“万里挑一”的被动选择。
■“活路”
业余五段享受高考加分
那些“只差一步”从而始终在职业段位大门外徘徊的小棋手,出路无外乎二:要么埋下头来,重复钻研361个交叉点上的纷繁组合,以待来年;要么及早转向,收拾起有些陌生的课本,走进课堂。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业余五段以上的棋手可与国家二级运动员等同视之,在高考等升学考试中享受“20”分的特长加分。因此,与其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艰难惨烈、耗资巨大成为个人及家长的不能承受之重,倒不如当做一门爱好与特长,在升学中获得程度不同的加分来得实在。不过这20分也是“代价不菲”。据聂卫平道场副总经理姜红介绍,现在北京的各个围棋专门学校中寄宿学棋的小棋手,仅用于学费和基本生活费的年花销是“4万左右”,还不包括作为“陪练”的父母的消费及其他日常支出。
定段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筒子楼有可能还要继续租。成为国手的毕竟只有少数,更多的人开始冲击联赛,如果联赛不行,还有上大学,不愿意上大学,那就自己去开棋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