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好必然导致成绩下降?
最近,乒乓女队失意韩国亚锦赛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在此之前,中国职业化体育中的篮球在澳大利亚四过赛及阿根廷世青赛等比赛成绩连续下降,加上去年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外围赛中的失利,于是有人将赛事的失利与体育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联系了起来,得出了“市场好的项目成绩全下去了”的结论,笔者对此颇感惊讶,现提两点看法如下:
市场化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必然取向。众所周知,现代市场经济众,体育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体育项目的职业化发展。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并仍在实行的举国体制下,中国竞技体育虽然发展迅速,但体育经费投入的可持续性严重不足,在权衡“金牌”的投入产出之后,纳税人对是否应该继续为取得金牌而掏钱产生了更多的质疑,势必影响到传统计划模式的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更为重要的是,与竞技体育相比,群众体育发展严重滞后,已经不能满足公民对观赏性和健身性体育消费品的需求。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体育市场化改革,至于通过市场,才能最有效率地配置体育资源,才能让价格,而不是行政指导命令成为调节体育赛事产品供给有效手段。
当前中国体育的问题恰恰是市场化程度不够。比如目前我们看到的乒超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市场化的职业比赛,而是一种变相的体育专业队(也就是国家队)之间的赛事。与职业体育相比,它的基础不是真正的俱乐部,观众基础不是归属于俱乐部的球迷,实际上大家看到的不过是国家队的商业表演赛。与此同时,在当前体制下,乒协既面临组织职业赛事,同时又要搞国家队,由此其放在联赛上的财力和人力必将不足,其市场开发、赛事本身和对球迷的培育才会出现种种问题。这种由政府部门既管竞技体育(养国家队)又同时办职业联赛的体制是所有中国目前职业体育项目的共同特点,也正是职业联赛问题种种,竞技体育发展失衡的根本所在。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方法也正是通过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体育市场化改革才能实现。
“市场化必然导致比赛成绩下降”的表面现象在某些时候的确存在,即使在国外也是如此。比如日本在东京奥运会后加快了大众健身与体育职业化的市场改革,因此其竞技体育成绩的确出现过滑坡。
但是市场化改革的根本是为了提高体育资源的配置效率,更好的满足体育消费者的权利和的需求。暂且不论“市场”与“成绩”之间是否存在相互替代的关系,即使有这种表象,我们也不能否定市场的意义。谢卫
搜狗(www.sogou.com)搜索:“乒协 足协”,共找到1,276 个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