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
国足(国足新闻,国足说吧)球的历史上,昆明海埂训练基地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94年开始至今,中国职业联赛已经走过了12年的历程,海埂基地便是中国足球
(中国足球新闻,中国足球说吧)职业化的一位特殊见证人。这个以海埂村命名的滇池边一块弹丸之地,忠实地记录了中国足球12年来发展的历程,作为中国足球特殊产物的海埂冬训每年也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海埂冬训与以前相比已然物是人非。与以往海埂冬训热闹非凡的场景相比,如今的海埂训练基地给人的感觉是冷清甚至有些萧条。
忆往昔 球队爆满
当年,由于中国足协把体测的地点定在昆明海埂一个地方,所以,当时为了完成这个硬性的任务,几乎所有的
中超(中超新闻,中超说吧)、
中甲(中甲新闻,中甲说吧)俱乐部都把自己冬训和春训的地点定在了海埂。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海埂基地最疯狂的时候同时有二十几支球队在这里集训。于是,无论你走到海埂基地的哪一个角落,你都能看到球员和教练员的身影。最明显的是,每当吃饭时间,饭堂门口聚集的人群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记者扎堆
当年,足球的火爆程度超过如今的CBA,所以,全国各媒体关注的焦点也都在足球这一运动上。而运动队聚集的海埂便成为了每年众多记者必到的地方。在海埂的环碧小墅里,常常住着百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记者,他们当中有日报、晚报、晨报的记者,有专业体育类报纸,也有经济、法制等非专业体育类报纸的记者,还有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的记者们。每年的海埂春训已成为各类新闻媒体竞相出击的场所。“九十年代末期,记者的数量是现在的几十倍,据说那时连《××化工报》的都来了。”一名采访春训多年的老记者回想往昔,深有感触。
一床难求
球队多、记者多,势必导致基地的住宿饮食遇到巨大的挑战。舜天主帅李红兵告诉记者:“那时球队每次来到海埂,都要想很多办法才能将住宿和吃饭问题落实,即使是这样,我们的球员还避免不了打地铺的情况。而其他没有联系好的球队甚至五六个人挤在一间房中,就连主帅和俱乐部领导也只能这样将就着。球队这样,你们记者来采访也是这样。”李指导指着一个茶馆式建筑告诉记者:“这里本来是一个茶馆,但当时因为记者太多,所以这里不得不隔成一个个地铺,但仍然不能满足所有的记者,没办法,不少记者不得不住到7公里外的酒店去。”
叹如今 狼狗搬家
近几年,足协把体测的地点分在海埂、海南和广州等地,而且足协也不再强制各俱乐部把队伍拉到昆明冬训,所以海埂基地一下冷清了很多。原来的海埂,有一个最出名的动物,就是看在球员宿舍进出铁门旁的大狼狗,而现在,随着足协对海埂冬训管理的松懈,这个明星也不见了踪影。据舜天队球员告诉记者,那条大狼狗还在基地里,但是它看住球员和记者的功能已经丧失殆尽,搬到了一个偏僻的地方安享晚年。
小贩撤离
以往海埂人多的时候,那些穿梭在基地里的小贩也成为了球员的救星,为他们补充着零食甚至是香烟。前晚,当记者来到海埂基地,只发现一个年纪颇大的阿姨摆着一个很小的水果摊。记者买了一些橘子后和阿姨攀谈起来,显然,这位阿姨对以往的光辉岁月记忆犹新:“以往火爆的时候,无论我批发什么来卖,都会被这些足球运动员一抢而光。但这两年来的球队越来越少,这不,一天卖不了多少东西,今天是最后一天,明天我就不来了。”果然,第二天,记者没有在基地看见这位阿姨的身影。
对手难寻
以往,来到海埂的球队都在二十支左右,各队主教练联系教学比赛根本不成问题,有的时候,足协甚至会用官方来协调比赛场次和场地的时间安排。但今年,来到海埂基地的球队只有五支,而且还包括对抗能力不强的中国大学生队和几乎是替补阵容的山东队。这几天,舜天主帅李红兵一直为这个问题所烦恼,他不停地联系其他几支球队的主帅,尽可能地安排更多的比赛。不过,任他再努力,比赛的数量还是非常有限,所以,舜天队也初定在近阶段离开海埂,转去广州或是四川训练。或许,这也是舜天队最后一次来到海埂冬训。特派记者 张 昊 昆明电
(责任编辑:隔壁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