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曾经多少有些内向和自卑,因为贫穷,与梦想中的大学殿堂咫尺天涯;如今,他们可以与其他人一样,步入大学校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新长城”的出现,无疑为他们解决了实际的生活困难,通过班级推举、学院把关、学生处审核的三层选拔,这80名学生拿到了助学名额。
一年的时间过去了,他们除了学习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外,最大的收获是,他们的心怀开阔了,人变得自信了。提及这一年多来所走过的路,很多人都有一段令他们难以忘怀的故事。
珍惜来自社会的爱心
青海民族学院06级藏语言文学班的完么尖措,至今仍忘不了初入大学校门时那份忐忑不安的心情。他的家乡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家中共有兄弟姐妹6人,父母都是农民,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而且母亲长年患病,不能干重活,哥哥姐姐待业在家,几个妹妹也在读书……完么尖措考上了大学,家人在高兴的同时,也为高昂的学费而发愁。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道:“说心里话,我当时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大学能够念多久,我就念多久吧,不敢存有半点奢望。”
所幸,完么尖措拿到了“新长城”的名额,一年2000块钱的助学金,他不再为学费担心了。他还十分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爱唱歌,念小学、初中的时候,就在学校受过专门的训练,有一条好嗓子。周六、周日的时候,他在一些酒吧或演艺场所打工,为顾客、游客们演唱藏族歌曲,大家都很喜欢听;他也将唱歌所得的收入,用来支付自己的生活。
这个暑假,完么尖措没有回家,而是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个英语学习班,“我的专业是藏英专业,我汉语说得不好,英语就更加不好了,所以我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补习英语,提高自己的成绩”。
同是藏族男孩的努乙,一听记者提到“新长城”就显得格外高兴,他的汉语也不太好,但却努力地表达着自己对“新长城”的感激。他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他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这个学期还拿到了奖学金。努乙表示,“新长城”解决的不仅是他生活的问题,也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温暖,“我觉得,我们的身边,充满了爱心。”
在拼搏中找到自我
张彩兰也是青海民族学院的一名学生,父母体弱多病,收入微薄。张彩兰的一个哥哥当年也考上了大学,就因为不想增加家里负担所以选择去当兵。张彩兰说:“学校里很多家境相似的同学都在承受贫困的压力,我很幸运地得到了"新长城"的助学基金,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珍惜呢?”课余时候,张彩兰经常去超市、商场做一些促销活动,站一整天仅能得到20元钱,张彩兰笑笑:“站一天真的很辛苦,但我却可以自食其力了。”
四川师范大学的王丽记忆犹新的是,一年前,当得知“新长城”计划的时候,学校为了公平地分配名额,便将报名申请的20多名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了一场演讲。那都是与自己境遇相似的同学,演讲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流着眼泪讲完的。而王丽却没有哭,尽管她和大家一样,很伤怀自己的家境,但她更需要坚强,因为她知道,成功要靠自己去拼搏。“我从三个方面做了自己的演讲,第一,我讲了自己的家境情况,第二,我谈到自己在学习条件方面的困难,第三,我为什么需要这笔资助。”演讲很成功,或许也正是她的坚强感染了在场的同学,拿到资助的王丽,现在担当着学习委员的职务,她很真诚地说,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没有坎坷与曲折,自己的大学生活,将是一次走向社会之前的绝好演练。
水灾无情体彩有情
同为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陈跃琴,在接到记者电话的时候,告诉记者外面正在下着好大的雨,目前,四川遭遇水灾,家附近的桥冲断了,家里的房子也在漏雨。她感到有些焦虑:这个时候正是农忙的时候,她要帮着家里收玉米,换成钱去生活、读书。她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她暗下决心,就算再苦再累再发愁,自己也要上学!拿到了“新长城”的助学名额,一时间,生活有了保障的她,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她去做家教,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会觉得辛苦,“我还是挺有亲和力的,那些小朋友都喜欢听我讲课。”她对此十分得意。“新长城”的资助期为两年,今后,她打算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她坚定地说:“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放弃自己的学业,将来毕业了,我学到了真本事,就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来还钱了。”
(责任编辑:夜雨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