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中国足球 > 中国国足 > 中国男足国家队 > 国足动态 > 国足选帅 > 最新动态

男足选帅不该本末倒置 "聘"字当头放眼附加价值

  中国队兵败亚洲杯,主教练朱广沪下课已是不争事实。不过,由于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时间提前,如果中国足协短期内无法找到合适的主教练人选,暂时让朱广沪作为中国队“看守政府”的负责人过渡一下,也是有可能的。
除此之外,目前还有一种传言——因为杜伊统率国奥有方,中国足协有可能让他再挑起国家队的担子。当然,以上仅是猜测。

  军中不可一日无帅,对即将于10月参加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的中国队更是如此。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足协的选帅进程势必提速。

  经历了吉隆坡新败,中国足球尚未完全缓过神儿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选择一名适合中国队的主教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自1992年以来,先后有6人担任过中国队的主教练,中国足协的选帅工作也因此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每位主教练获得的成绩看,只有米卢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其他5人均以失败告终。

  或许是我们以前把中国足球看得过于沉重,总觉得它肩负着冲出亚洲的使命,因此对于中国队主教练人选的确定也是谨小慎微。如果我们把中国队看成一家公司,主教练在其中无疑扮演的是总经理的角色,因此选帅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为中国队招聘一位能够带领球队取得非凡业绩的总经理。从这个层面讲,选帅就是一次“招聘”。

  招聘,不该本末倒置

  按照常规的招聘程序,一般先是用人单位在媒体上发布招聘信息,把用人的诉求,即对所招聘人员的要求,以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然后在规定时间内,等待求职者报名。待报名截止后,用人单位组织初审合格的报名者进行笔试,从中选拔出成绩名列前茅者进行面试,最终确定所录用人员。当然,这只是一个相对简单的招聘过程,有些用人单位还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笔试和面试测试的次数和难度。

  相比之下,中国足协的选帅过程并没有遵循常规的招聘程序,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用人单位与所招聘人员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本末倒置,这也使得中国队的主教练人选在大多数情况下难如人意。

  也许我们觉得中国足球在国际上的地位没有达到一定高度,因此即便是在选择主教练人选时也抱着谦虚谨慎,甚至有些自卑的心理,这无形中使得我们过于仰视受聘者,虽然在此后的用人过程上,我们纠正了这一偏差,但在选人这一关键环节上,我们往往一叶障目。

  从1992年聘用施拉普纳开始,直到朱广沪的前任哈恩,我们选择外籍教练时,往往采取上门与对方商谈的模式。从我们自身的角度看,这多少是礼贤下士的姿态,但在那些外籍教练眼中,我们当时扮演的也许是向他们求救的角色,于是出现了漫天要价、闭门不见等情况。要知道,现在早已不是三国时代,外籍教练不是中国足球的诸葛亮,我们没必要主动上门。由于我们主动上门,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在招聘时发生了倒置,这使得我们在与对方的谈判中,往往处于被动地位,而且谈判的进程异常艰难。

  外籍教练的饭碗是中国足协给的,在未来的选帅过程中必须明确这一点。虽然适合中国足球的外教不多,但从中选择一个合适的教练也不会太难。选帅不是学习,因此我们不仅没必要谦虚谨慎,反而要高屋建瓴,全方位审视应聘者。

  在中国足球此前15年的选帅过程中,我们也许是出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时常被应聘者牵着鼻子走,而且选择面过于狭窄。

  以当年选择施拉普纳担任中国队主教练为例,德国足协原本为我们推荐了具有多年海外执教经验的克劳琛,但由于当时中国球员古广明曾经在施拉普纳执教的球队中效力过,他对施拉普纳的介绍最终影响了中国足协的决策。其实,如果当事者那时能够将施拉普纳与克劳琛进行一下横向比较,或许最后的决策是更一个样子。

  如今,中国足协又要面临中国队主教练的招聘问题,15年的经验教训摆在我们面前,是重蹈覆辙,还是另辟蹊径,决策者应当及早决断。

  应聘,应考“特殊案例”

  近几年,北京市某些政府部门或职能机构在招聘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时,除常规的测试外,还重点考察应聘者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反映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决策能力的重视非同一般。

  中国足球不同于一般用人单位,足球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决定了中国足协招聘外籍教练会与普通的招聘有所不同。尽管如此,但在选帅过程中,我们同样应该有考察重点。

  在过去15年中,中国足协虽然积累了一定选帅经验,但在选帅过程中,我们往往缺乏考察重点,对当事者的了解大多局限于个人履历中,即便坐下来与对方谈上几个小时,也多停留于表层,缺乏对足球的深刻剖析,这注定我们对外籍教练的认知是肤浅的,因此最终的决策也变得像下赌注一样,难以把握未来。

  选择中国队主教练,能否把球队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降到最低?这是毋庸质疑的。关键是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地科学选帅的方法。

  从大的方面讲,我们选择外籍教练担任中国队主教练,是想利用他所具有的先进的训练方法和经验,从根本上提高中国足球的水平。但是,这种提高是要有非常雄厚的基础的,以中国足球的现状,不要说一位外教,即便十位八位,他们也很难在短期内使中国足球获得质的飞跃。其实,对于外教而言,最为实际的是在他的任期内,帮助中国队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两个问题,使球队在比赛中获得预期的成绩就足矣了。

  中国足球需要宏观的设计,但对于外籍教练而言,他们的工作要从细节入手,因此在选帅过程中,我们是否应当提供给应聘者几个中国队的比赛案例,让他们拿出解决办法,由此可以反映出一名外教的水平。虽然他们可能对中国足球缺乏了解,但足球的语言是共通的,技战术方面不会存在太多障碍。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足球的失败战例不胜枚举,从中选择一两个不会有任何困难。作为球队的指挥官,如果应聘者遇到那样的问题,他将如何处置?他提供的解决方案对于中国足协最终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也使决策者对应聘者有更为直观地认识。如果仅凭双方数小时的谈话,最终拍板定论,是否显得太过草率和不负责任?

  中国足协新一轮的选帅工作将开始,比赛中如何应对不利局面、如何调节球员大赛前的心理等,都应是对应聘者的考察重点。对从事多年足球工作的中国足球的决策者们,给应聘者出几道考题,不应是什么难事。

  聘酬,要讲投资回报

  俗话讲,一分钱一分货。此话如果用在中国足协对外籍教练的选择上或许不大贴切,但如果把选帅当作一项投资,那么它的回报与最初的投入将是成正比的。

  在中国足协即将启动新一轮选帅程序的时候,有一种言论认为,由于中国足协聘请外籍教练的资金不够充足,因此我们对于那些国际知名教练只能望而兴叹。聘请外教的资金不足对于中国足协而言或许是需要面对的事实,特别是我们大多讲求“量入为出”的传统花钱理念,因此往往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据当年参加选帅工作的一位当事者介绍,当初之所以选择哈恩担任中国队主教练便是一个折衷方案,虽然特鲁西埃等名教头向我们投来了橄榄枝,但最终因为资金原因,只能放弃。

  其实,向外籍教练支付的薪水在很大程度上被我们视为“消费”,这显然是一种陈旧的观念。正是受这一观念的制约,我们才会在支付能力许可的范围内,选择与此条件基本吻合的外教,在这种情况下,其水平自然而然地会打折扣,这在某种程度下,为中国队日后的失败埋下了隐患。

  如果换一个思维方式,我们为什么不能把聘请外籍教练视为一种投资?一种对中国足球的长线投资?

  试想,如果聘请一名二流的外籍教练一年需要花费30万美元,那么中国队在他的带领下,获得成功的几率又有多大呢?施拉普纳、霍顿、哈恩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中国足球的钱他们一分没少挣,但他们又给中国足球带来了什么?

  在我们眼中,希丁克、特鲁西埃等教练要价很高,但这是由他们自身的能力决定的。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他们索要的薪水虽然超出别人两三倍,但他们率领球队取得成功的可能性肯定会高于那些二流外教,他们带给雇主的回报明显远远高于雇主在他们身上的花销。

  我们不妨做一个假设,如果希丁克或特鲁西埃执教中国队,他们带领中国队进军2010南非世界杯决赛圈的几率肯定要高于哈恩们。尽管他们的身份很高,但这与我们成功后的回报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首先,如果中国队能够打进南非世界杯决赛圈,仅3场小组赛的出场费便有数百万美元之多,这笔费用完全可能与聘请希丁克们的薪水相抵,甚至可能会有盈余。

  其次,由国际知名教练执教中国队,其影响力是二流外教无法企及的。大牌教练本身就是品牌,他随时会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这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是一笔无形资产,是花多少钱都无法达到的广告效应。

  第三,大牌教练可以利用自身的威望约请欧美强队来华比赛,这是二流教练无法做到的。而一场高水平热身赛对于中国队的锻炼价值姑且不谈,仅票房收入就相当可观。如果中国足协下属的福特宝公司参与运作,那么这种赢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第四,聘请大牌教练肯定会使中国队的水平有所提升,这是无须怀疑的。米卢在国际足坛虽然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他的影响力毕竟有限。就是这样一名教练,都能把中国队带入世界杯决赛圈,更何况希丁克们。这是中国足球最直接的利益所在。

  如果以投资的理念衡量中国足协选帅,我们究竟是选择一名价钱合适的二流外教,还是选择大牌教练恐怕就不言而喻了。

  诚然,资金的确对中国足协选择大牌教练有所限制,但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变通的。既然老百姓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买房购车,那么中国足协为什么不能仿效这一融资方式,为中国队聘请一位真正的高水平外教呢?当然,这仅是一个建议,供决策者参考。

  聘任,放眼“附加价值”

  任何一家公司在招聘总经理的同时,都会为他配备得力的助手。作为被招聘的总经理,其业务能力固然很强,但由于初来乍到,他对所入主的公司的情况肯定是陌生的,而他的助手就如同他的眼睛,会协助他熟悉公司的情况,使其尽快掌握公司的情况,并以最快速度使公司的业绩全面大幅提升。

  中国足协即将聘请的外籍教练,其执教能力不会存在太大问题,但他对中国足球的了解不会太多,这就需要中国足协为其配备得力的中方教练。目前,国奥队的中方教练组在配合杜伊方面成绩显著,如果没有他们,杜伊不可能率队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战绩。

  同样,对于未来的中国队而言,从现实情况看,主教练由外籍教练担任的可能性非常大,配备中方教练也是我们的常规做法,因此在中方教练的选择上,同样是一门学问。中国足协是否也可以像选择外籍教练那样,对中方教练实施招聘,使那些有识之士能够走上中国足球的第一线。这既是对他们能力的认可,同时也会给外籍教练许多帮助。

  中国队主教练的招聘工作很快就将展开,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主教练引人关注,这无疑是对中国足协决策者们的最大考验。
(责任编辑:韩炯)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施拉普纳 | 朱广沪 | 克劳琛

说 吧 排 行

搜狐分类 | 商机在线
投 资 创 业 健 康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