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一个英国体育奇怪而又恒久的现象——没有将体育化为艺术的大师。
英国似乎有着将天才扼杀在襁褓中的体育文化。极少数的例外——比如贝斯特和加思科因——他们之所以能够带着自己的创意与大胆一路走下去,靠的是他们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反权威性格。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拒绝随波逐流。可正因为此,他们的能力始终未能得到正确引导。在英国的体育文化里,卓尔不群的天才总是被人视为“问题儿童”,有些人甚至被看做精神病,他们太有才气了,所以从主帅到媒体,都觉得他们是不可靠的人。
想想看,齐达内假如生在英国,他能够抵挡住放肆的小报纠缠,无视平庸同侪的白眼吗?我们没有齐达内或克鲁伊夫,也没有普拉蒂尼、博格斯和贝克尔。对于这个国家为何没有诞生出这类天才,只有两个解释。要么就是英国人的基因有什么缺陷(考虑到我们人种如此多元,这极其不可能),要么就是运动天才曾经出生在英格兰,可我们不知道如何发现他们、培养他们。
在12岁到16岁之间,法国年轻球员平均训练2 3 0 4小时。而在英格兰,这个数字是1 1 5 2小时。为什么?即使是天才也要训练吧。有一点可以肯定,俱乐部体系并不会把培养本土球星放在首位,因为他们没必要这么做。无论在足球、橄榄球还是板球联赛里,现在每个球会最突出的明星,都是舶来品。一个每周赚10万英镑的球员,怎能因为既无心又无力,最后连马其顿都赢不了?他们怎能一而再再而三羞辱地输给那些弱旅?为什么现在我们跟瑞典、荷兰和克罗地亚比赛,都踢得那般吃力?
每次失败后,这些问题都会一再被提起,可人们始终未能得出答案。炒掉老教练,起用新主帅,很多很多的愤怒,最终却是一样的结局。确实,没有法律规定一个国家必须在体育上取得成就。或许一个成熟、文明、多元化的社会,其中一个标志便是不把体育看得太严肃。就像每次失败后我们对自己所说的那样,体育只是游戏罢了。
可是在国际舞台上,体育方面的成就,确实又是一个文化、一个种族对外界所展现出的风貌。1998年世界杯上,法国队凭借着一支多民族的球队夺冠,一个因为种族纷争而陷入混乱的国度自此以崭新的形象面对世人。相形之下,英国足球流氓的知名度,现在已经超出了英格兰足球队。赢得世界杯、温网,或者在奥运会中走在欧洲国家的前列,并不会提高我们的经济排名,它的影响难以量化,可它毕竟会让我们不再感觉颜面无光,令我们感觉到热爱某项运动,总有些回报。 ☐ 译 詹涓
[上一页] [1] [2] [3] [4] [5] [6] |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