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本报记者 王彦
题记
对于中国奥运来说,魏纪中是个绕不开的人物——1958年,他以南京大学法国古文学专业毕业生和江苏省排球队队员的双重身份,进入国家体委国际司工作,之后成为国际司司长,历任中国奥委会秘书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2000年奥申委秘书长、亚奥理事会执委、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执委,至今仍是北京2008奥组委高级顾问。
奥运百年,魏纪中亲历了50年,这位72岁老者的名字已与中国奥运紧紧结合在一起。半个世纪里,从抵制到参与,再到成功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经历了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大家庭、中国两次申奥,魏老已成为中国奥运的一个符号,他的足迹在崎岖而又充满希望的中国奥运之路上清晰可见。魏纪中这样描述自己:“1958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体委工作,从普通职员到国际司司长,与体育打了一辈子交道。”退休后,他又奉命组建中国体育产业集团,担任董事长,开拓了中国体育产业化之路,被何振梁誉为“中国体育产业第一人”。
走过50年,从运动员到体育官员到体育产业董事长,再到如今的博士生导师,魏纪中可谓换了四套“战袍”。但无论何种身份,为中国体育他都甘当马前卒。由他编纂的三本书《我看中国体育》、《我看奥运经济》以及《我的体育生涯》正陆续出版,50年悉心收藏的记忆和盘托出,我们感叹,正如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原党组书记李志坚曾说的,“与纪中对国家体育事业的贡献相比,社会对他的了解很不对称。在我看来,他精明练达、足智多谋、是中国体育基辛格式的人物。他总说这一路走来‘除了女朋友之外,自己不会有什么其他选择。’这句话是他几十年来尤其是关键时刻以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为准则的真实意愿和准确描述。然而,我可以比照这句话再加一句:遇到棘手问题,他除了智慧,难有别的选择。”
阴差阳错结缘排球
很少有人知道,魏纪中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1936年11月12日出生,因为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的诞辰之日,故取名纪中。小学毕业后,资本家出身的父亲便把他送到了当时位于七宝的南洋模范中学初中部读书。正是在那里,他开始与体育结缘。
“我喜欢打篮球,因为我个子高,但我投篮不准,校队没要我,所以我去打了垒球。”魏纪中进了垒球队后还参加过上海市中学生联赛,“得了个好名次,这就引发了我对体育的真正兴趣。”1952年,随着进入南洋模范中学高中部,他回到了天平路200号的校区,那里没有垒球场,“我对体育的兴趣改不了,只能改项目了。”趁着那会儿9人制排球向6人制过渡,他的排球天赋也逐渐显现出来。直到后来进入南京大学法国文学专业,他一直活跃在排球场上。
按常理,学法国文学的魏纪中在大学毕业后从事的该是编译等相关工作,但当时22岁的魏纪中却多了个选择。1958年8月的一个下午,刚调任南京大学校长的郭影秋找到魏纪中,“你现在是个稀有物品呐,大家抢着要你。人民文学出版社要你去,国家体委也要你去。你当然应该服从分配了,但今天我破例问你一下,你个人喜欢到哪里?”魏纪中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怯怯地说,“从兴趣上讲,我愿意去国家体委。”此后几天,魏纪中都在忐忑中度过。直到三天后,他得到正式通知,马上从南京乘火车到国家体委报到,家都来不及回一趟。
同国际奥委会“打架”
进了国家体委国际司工作,令魏纪中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直接参与奥林匹克事业的第一件事就是中国要退出国际奥委会。“那可是与国际奥委会打架啊,而且一打就是20年。”由于国际奥委会不反对台湾以一个国家的身份参加奥运会,中国决定退出。刚到国家体委,魏纪中的法语背景很出挑,“当时不是要跟国际奥委会斗争嘛,斗争就要用法语!当时咱们国家体委会法语的只有两位科长,就把我弄过来当做事的兵。”
与此同时,由于家庭出身的关系,魏纪中在国际司的外事工作并不顺利,因为外事活动很讲政治标准。“我只有马上把英语捡起来,再自学西班牙语,这样我才成了稀缺人才,国家体委也不让我走了。”于是,魏纪中开始和同事们投入到繁杂的撰写工作中去。1974年1月,邓小平临时出来主持工作,提出“我们不能总是在奥运会之外,要进去进行斗争和工作,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其中的合法席位。”作为“先锋”,魏纪中想方设法接触到国际奥委会的各个委员,并且逐一说服他们重新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
[1] [2] [3] [4] [下一页] |
|
·欧冠决赛盘口解读 巴萨赢面稍大 |
·段暄 |拜仁大投入这次是动真格 |
·徐江 |高洪波另类图片大派送 |
·孙贤禄 |高洪波组队思想值得赞同 |
·颜晓华 |科比队友什么时候可支持他 |
·冉雄飞 |老聂的嘴和山东鲁能的腿 |
·马寅 |陈忠和离开女排的日子 |
·陈书佳 |谢杏芳被叫阿姨 |
·张斌 |一场人和猫的伟大比赛 |
·马晓春 |俞斌的棋王是谁封的? |
热点标签:NBA 姚明 火箭 易建联 杜丽 CBA 郭晶晶 王治郅 刘翔 殷铁生 郎平 全明星 麦迪 于芬 欧冠 弗老大 年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