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综合体育 > 其他 > 其他

名将赛场频频失态 需良好引导以防"奥运焦虑症"

  (本报记者 薛淼焱)各支运动队针对北京奥运会的备战已进入冲刺阶段。不过,近日一些明星运动员面对日益增大的比赛压力,行为失态的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明星频频“失态”

  前天,在福建泉州举行的2008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上,奥运冠军张国政挺举失败后十分沮丧,不仅拒绝了媒体的采访,就连教练陈文斌试图和他分析总结时,张国政都没停下脚步,只用一句简单的“被算计到了”顶了回去。

  这不是个案。几天前中国乒乓球男队队内比赛中,王皓“出工不出力”,致使他领衔的“奥运参赛队”2比3不敌“非奥运参赛队”。王皓因此被刘国梁主教练一顿狠批:“一点精气神也没有!怎么去打奥运会?”联想起不久前传出的羽毛球“男一号”林丹因为队内赛输球,不满分组情况,出手打教练吉新鹏一事,不由让人们担心:这种懈怠、烦躁、焦虑的情绪,会不会影响这些运动员的奥运备战?

  应对“奥运焦虑”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在评价林丹事件时说过,“奥运前压力太大,发泄出来会好些”。这句话并不是一味为林丹开脱,它其实点出了明星运动员最近频频失态的根本原因:心理压力实在太大了。

  竞技体育很残酷。要获得奥运参赛资格,要获得奥运奖牌、乃至金牌,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对那些中国优势项目的运动员,外界的期望更高,他们对自己的要求也更高,甚至是“只能赢,不能输”,不拿金牌就感觉对不起大家。用中国乒乓球女队主教练施之皓的话来说,那“不是常人能受得了的压力”。

  压力那么大,怎么办?迁怒于人不是解决的办法。运动员应该试着通过其他更理性的渠道来排遣压力、自我调节。教练员也应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对运动员的心理辅导上。另外,运动队也有必要请心理医生,想办法帮运动员减轻压力。当然,社会舆论也有责任为这些优秀运动员减压。

  引导而非纵容

  很多教练非常理解运动员的心情,却往往想不到去引导疏通,或苦于找不到办法帮助运动员。由于心疼运动员,很多教练往往对自己队员的这种“发泄”忽略不计,由着他们性子来,甚至“呼吁”外界给他们多一点理解。其实,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除了竞技之外,奥运更是一种文明行为和健康形象的展示。运动员的精神风貌,某种意义上比金牌更重要。

  美国奥委会首席运动执行官史蒂夫·罗什说,参加北京奥运会,美国奥委会制定了三条原则:第一是不用禁药;第二是注意体育道德和礼仪举止;第三才是提高运动成绩。作为东道主,中国运动员应该在这几个方面做得更好些。

  

(责任编辑:马克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林丹 | 王皓 | 张国政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