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有主教练杜伊出场,国奥队还是在距离北京城70公里的香河开始了集训。
6月10日的训练是在19时开始的,记者等候一个多小时,未见异常。就在准备离去时,有人从场外搬来几个举重用的杠铃。国奥队新闻发言人李轩说,现在就是要加大运动量,一会儿就能看清楚状况了。
举重:还不完全适应
训练进行到20时,队员并没有收队,他们把足球和标志牌收拾好,这时,场边已经摆好了4根举重杠铃的横杆和铁盘。中方教练宿茂臻把队员集中起来说,大家不要一口气做得太多,没有数量要求,把几个动作做到位就可以了。
有队员告诉记者,一根亮晶晶的杠铃杆正好是10公斤,队员做蹲起举重的动作不是很吃力。可是不一会儿,当教练命令队员做弹跳举起时,有人就有点吃不消了,动作明显不够协调,逗得周围一些队员大笑起来。类似这种练习,身体高大的队员做起来容易一些,而稍矮的队员则非常不适应。宿茂臻告诉队员们不要着急,他强调动作要做到协调。
练了半个小时之后,队员汗水湿透了背心。隔着铁丝网,大连的一个队员问场内的郑涛能否吃得消,郑涛淡定地笑笑:“没事!”
安静:众多教练观看 记者问那位大连队员平时是否这样训练,他回答说,也这样练过,但次数不多。他还说,这半个小时不是闹着玩的,主要是锻炼弹跳力和爆发力,对腿部肌肉和整体体能都有好处。难道这就是杜伊的所谓“魔鬼训练计划”?
李轩说,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夜幕完全降临,训练场灯光四射,场外观看梯上已经坐满了人,仔细一看,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他们当中就有中超教练。记者注意到,河南建业的贾秀全看得最入神;还有国外教练,也有许多外籍球员和中超队员。他们看得很安静,除了跟场上熟悉的队员打招呼,没有一个人大声喧哗,这种训练显然也吸引着他们的注意力。
训练:按杜伊计划行事
训练结束后,球队方面安排记者采访了两名海归球员,董方卓和于海。
董方卓首先接受采访,他说他现在的状态还不错,尽管国奥队前锋线上竞争激烈,他还是要用最好的表现争取留下来,打好奥运会;于海对奥运会比赛也充满了信心,他期望在训练中更好地展现自己。
接着,中方教练组的殷铁生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他是本次集训后首次正式面对媒体,他说,正在进行的备战奥运会训练,都是根据杜伊的安排进行的,中方教练组坚决地执行。这次训练一方面要进行体能储备,另外一方面,也会进行技战术训练,同时,要打两场教学比赛。
那么,什么时候球队可能回到沈阳训练?殷铁生说现在还没确定,下次将安排到秦皇岛训练,因为将来要在那里进行比赛,要熟悉场地和环境。
国奥90分钟训练结束了,除了感受到气氛轻松、大家不时有说有笑之外,似乎并没有展现出大战前夜应有的压力,就连领队都用外语跟场外的外籍球员开玩笑。看来,他们不想在国足失利的阴影下走进奥运会。
特派记者 关宏电自北京
(责任编辑:曹立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