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讯 曾经的车祸让她失去了快乐的童年,但是对运动的执着和喜爱让她重新为自己“投”出了一个未来。
金亚娟,从三年前在世界轮椅和肢残人运动会获得铅球金牌的那一刻起,这位嘉兴姑娘就许下一个心愿:要在家门口为中国争光。
北京奥运会要拿冠军
金亚娟的欢乐童年在她不到10岁的时候便戛然而止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重伤了她的左下肢。虽然未伤及骨骼,但严重挫伤的皮肉,让她在医院一躺就是半年。住院期间,病床上的金亚娟经历了无数次的植皮手术,妈妈陶关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亚娟那时还小,一手术就哭个不停,为了哄她高兴,我就给她买了块手表,她可开心了。”
出院后的金亚娟重新回到了学校上学,但那时的她已经落下了严重的下肢残疾。“说心里话,那时也不指望女儿能有出息,我们就希望她一辈子平平安安,以后开家小店,能养活自己就行。”失去信心的父母给她办了残疾人证。
可命运注定要把金亚娟和体育连结在一起。2003年,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南京举办,金亚娟被选入省里的集训队,也是那次比赛,让她结识了后来的教练王水琪老师。
从金亚娟师从王水淇教练的第一天起,师徒俩就把2008年残奥会定为奋斗的目标。“到时候我一定要在北京拿冠军!”金亚娟说得毫不含糊。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王教练为金亚娟制订了长期的训练计划。虽然训练很艰苦,但金亚娟没有丝毫的埋怨:“不付出多一点的汗水,怎么可能有好的成绩?为了残奥会,我一定要努力训练。”
对妈妈说声对不起
在2005年10月举行的世界轮椅和肢残人运动会上,金亚娟一鸣惊人,夺得女子F44级铅球金牌和铁饼银牌,成为第一个在世界残疾人田径赛事中折桂的浙江人。而在去年的全国残运会上,她又力压群英,获得了女子铅球的北京残奥会参赛资格。
金亚娟在赛场上霸气十足,但生活中,她可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女孩,更是个懂事的孩子。金妈妈说,女儿因为训练和比赛,一般很少回家,但一回家就抢着帮父母干活,下地、洗衣、买菜、做饭,样样都干,还会把省下来的钱给爸爸买烟。“女儿得了世界冠军,我和她爸高兴得哭了几回。”
“没时间回家看妈妈,心里也很不好受。不过只要北京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妈妈一定会高兴的。”要不是今年5月份在嘉兴担任奥运火炬手,金亚娟足足有一年时间不能回家,而她只能把思念化成训练场上的动力。记者 吴杨
个人档案
金亚娟,女,23岁,国家田径队投掷运动员,主项铅球,曾在2005年世界轮椅和肢残人运动会上获女子F44级铅球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