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2008残奥会 > 北京残奥评论

解放日报:从北京残奥会感受生命的精彩

   第十三届夏季残奥会即将在北京拉开序幕。日前,胡锦涛总书记实地考察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备战北京残奥会和北京市社区残疾人服务情况。他希望运动员在残奥会的赛场上,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做到“自强不息,奋勇争先”。

这是对办好残奥会的莫大鼓舞。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目前全球有6.5亿的残疾人,其中8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6.34%,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我们必须深刻地意识到,残疾人虽然心智和身躯出现了障碍,但他们作为人依然享有健全人一样的权利,绝不能因此而剥夺一个人享有、行使自己权利的机会,这是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根本要求。残疾人的事业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一员。保障残疾人的权利,尊重残疾人的价值,发挥残疾人的潜力,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

  “我参与、我自信、我奉献、我快乐”这12个字,完整、准确地表达了举办北京残奥会的宗旨。残疾人有自己的尊严,自己的价值,自己的潜力和自己的前途。创造条件让残疾人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就是让残疾人超越他们自身的缺陷,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和开发他们的技能技巧,向人类生命的潜能发起挑战,充分展示人人生而平等、人人可以成才的不朽真理。同时,增强残疾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充分证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生命法则。

  无数事实表明,残疾人不仅有人的尊严和权利,而且有能力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句名言:“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书》修列。”盲人左丘明笔耕不辍,完成了编年体史书《春秋左氏传》和国别史《国语》。被施以割去膝盖骨的酷刑,只能坐轮椅的军事家孙膑写出了流芳百世的《孙膑兵法》。贝多芬是在失聪以后谱写的《第九交响曲》,成为音乐史上的经典。前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和影响了几代人。《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他们都是残疾人。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千手观音”的演出成功,在雅典残奥会上,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金牌、奖牌总数都列第一,等等。他们的成功事例,使健全人刮目相看,让健全人感觉到残疾人了不起。许多残疾人不为自身躯体的缺憾所困,努力去探索人生的欢乐,领悟生命的真谛。他们诠释了一个哲理——生命的残缺虽然是一种遗憾,但人更重要的是精神,是尊严的力量。

  当前,抓紧时间做好奥运会向残奥会的转换,按照承办奥运会的工作热情、工作标准承办好北京残奥会,是全国人民的期盼。世界在关注着我们,再次衡量、检验我们的组织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观看奥运会,使人激动;观看残奥会,使人震撼。

  

(责任编辑:冯建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