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2008残奥会 > 残奥图片列表

组图:无手摄影师郑龙华的北京残奥梦想

2007年5月,第7届全国残运会期间,郑龙华伏地拍摄

昨天,郑龙华和前来参观的北京聋哑学校的同学们热情交流

昨天,奥运火炬手关艳对郑龙华当年采访自己记忆犹新

  雅典残奥会获得男子F11级跳远和三级跳远两枚金牌的李端曾经是国家篮球青年队的主力后卫
  中国香港选手苏桦伟(中)在赛场上尽显王者本色,曾经在悉尼残奥会勇夺三金一铜
10余次打破残运会游泳世界纪录的王晓福在做臂力训练

  郑龙华,男,1959年生于浙江临安,不满周岁时在一次意外中失去双手,并在右面颊留下伤痕。1981年,郑龙华在朋友的帮助下接触摄影,从此与摄影结下不解之缘。申奥成功后,他开始在全国寻找100名残疾人,用相机记录他们的奋斗经历。昨天上午,郑龙华“生命之光·对话中国100位残疾人精英”专题摄影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展,实现了自己多年的奥运梦想。

  特殊摄影师

  50岁的郑龙华拨开额头上的发丝,拉启随身黑色背包的拉链,取出名片,用自己的“手”翻开对折的名片……一系列的动作顺畅流利,让人无法相信他是一位截肢的残疾人,他的另一个身份是摄影师。


  郑龙华不满周岁时,在一次事故中失去双手手掌,手术后只剩下两个光秃秃的“肉球”。他从小刻意锻炼生活的自理能力。

  1981年,郑龙华在朋友的帮助下接触摄影,他设计独创了自己的摄影方法:用左臂抵住相机的底部,额头作支点稳住相机机身,用右臂关节来回摩擦调焦手轮,再按动快门。

  万事开头难,“当时我总拿不稳相机,照片总是虚的,皮肤也不知被磨破多少次。”郑龙华说。1984年,他的摄影作品在上海举办的全国“即时摄影大赛”中首次获奖,坚定了郑龙华在摄影路上继续的信心。

  “是摄影改变了我的生活。”昨天,郑龙华仍不无感慨地向记者表示,“我的工作是摄影给我的,生活的乐趣也是摄影给我的。”

  一段残奥梦

  郑龙华希望用自己的相机,记录残疾人的生活风貌。

  北京申奥成功后,他更确定自己的奥运梦,“用照片反映残疾人的生存状态,用照片体现中国残疾人的精神世界”。郑龙华用4年的时间联系全国各地的采访对象,确定拍摄。郑龙华说,“很多的拍摄对象以前都拒绝媒体采访,每当我说明自己的情况后,他们都同意接受我的采访和拍摄,我们都是残疾人,互相理解对方的世界。”

  2006年5月,郑龙华开始自己“希望之光”的行程,这一走,就是全国34个省市,历时2年多。

  画中人现身

  昨天,郑龙华拍摄记录的数位残疾朋友坐着轮椅、拄着拐杖前来参观。其中有北京的奥运火炬手关艳,“能成为郑龙华所拍摄的100名残疾人之一,深感荣幸,我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关艳说。她是北京的一名普通女孩,双腿残疾,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学在职研究生,空余时间义务为社区居民讲授英语。

  这次影展中,展出的100名残疾人精英包含了4名悉尼、雅典残奥会冠军和1名参加北京残奥会选手。“我拍了100个残疾人,他们分成20多个职业,运动员是其中之一,和其他职业一样,他们都是顽强拼搏、本职工作很优秀的人。”郑龙华说。

  电视牵姻缘

  影展上,郑龙华忙着接受采访,妻子王彩芳也在一旁照顾他。1990年,同乡的王彩芳在电视上看到郑龙华的专题报道。“看着电视我就对郑龙华好奇起来,震撼的同时,也特别佩服他。”当时郑龙华在残联工作,王彩芳通过在残联工作的老乡了解郑龙华,后来就慢慢走到一起。“是他的人品、责任心和事业心打动了我,如果能有个照顾他、支持他的人,他的摄影事业一定会更好。”1991年,认识一年后,郑龙华和王彩芳正式步入婚姻殿堂。

  明天,郑龙华还将参加残奥会开幕式,近距离感受残奥,继续他的光影记录……

(责任编辑:冯建爽)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