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娟
赛后身披国旗庆祝胜利本版图片均由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赵彬 摄
姚娟 女子标枪F42-46 决赛中三次打破世界纪录中国军团北京残奥田径首冠 姚娟 1983年7月18日出生于安徽,幼时因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昨日在女子标枪F42-46决赛中力夺中国军团北京残奥田径首冠
昨日上午,姚娟在2008北京残奥会女子标枪F42-46决赛中六次试投、五次有成绩、三次打破世界纪录,最终以40.51米夺得冠军。
这些数据让大家在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体育场鸟巢里,终于看到了中国自己的冠军!
根据残奥会的标枪规则,运动员因为不同的伤残情况而被分成不同的级别,因此姚娟并不是投得最远就能获得金牌。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姚娟依旧表现出了无人能敌的气势和实力。第一投40.29米,第三投40.30米,第四投40.51米——姚娟以三破世界纪录的成绩始终处于领先,并最终摘得金牌。中国的另外两名参赛选手郑宝珠和钟永渊分别排名第四和第八名。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分别是德国选手欧安德烈娅黑根和澳大利亚选手马德琳霍根。值得一提的是姚娟第一次投掷就投出40.29米,打破世界纪录,在所有的六次投掷中三次破世界纪录。获得第二名的德国选手成绩是39.23米,同时也打破世界纪录。
温度 夺金刹那鸟巢沸腾 从8月8日的北京奥运会开始,人们就期待中国骁将能够在鸟巢夺取金牌,但是在诸多拥有夺金点的项目与金牌擦肩而过之际,又出现了刘翔退赛的遗憾。因此国人将“鸟巢”金牌梦寄托在了残奥的英雄们身上。这些身残志坚的运动员们果然不负众望,在昨日的鸟巢,也就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一个月之后,南京的大学生运动员姚娟夺取了金牌,这枚金牌不仅仅是本届残奥会田径项目的首金,更是中国军团在鸟巢取得的奥运首金(包括奥运会和残奥会),这次夺金从过程到最终的结果意义都非同一般。为了这一天,观众们等了一个月。
由于实在太过兴奋,当8年的努力会聚在最后一枪时,姚娟投出后就跪倒在地,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随后,她身披五星红旗,绕场一周,接受观众们雷鸣般的欢呼。她在用行动告诉大家,尽管是残奥会,但她圆了所有中国人的鸟巢“淘金梦”,残疾人也能成为冠军——响当当的奥运冠军。
时长 八年磨砺铸造冠军 四岁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是最受宠爱、最幸福的时候。可姚娟的四岁却是黑色的,那年她得了一场大病,病后下肢终身残疾。但在此后的二十年里,她始终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一步步走向成功。如今,她是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大三学生,其运动成绩相当辉煌,多次获得各类残疾人运动会的金牌。值得一提的是姚娟已参加过三届残奥会,因为昨日的金牌并不是她的第一枚奥运金牌。2000年悉尼残奥会时,姚娟就曾经摘得同一项目女子标枪F42-46的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姚娟一直把2000年悉尼残奥会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起点”,因为那一年她夺得了首枚奥运金牌。
但是四年之后的雅典,因为伤病,姚娟仅仅获得第五,八年之后姚娟再次收获该项目的金牌,但是姚娟直言感觉不一样了,绝不是悉尼夺金那样的简单复制。因为从雅典失利那一刻起,姚娟就将梦想放在了自己祖国举办的北京残奥会上,昨日,她终于梦想成真!
湿度 现场观众热泪盈眶 “姚娟!姚娟!姚娟!”鸟巢上空激荡着6万人振奋的吼声,一个年轻的姑娘披着五星红旗在鸟巢里小跑了一圈,尽管她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但此刻,她享受着英雄般的礼遇。这个夏天,鸟巢的田径赛场上第一次响起《义勇军进行曲》。
地面在震动!这是6万人一起叫喊的感觉,你的心不由得加速,这是一个残疾姑娘带来的感动。当国歌奏响的一瞬间,很多人的眼泪不由分说地流了出来,这是残奥会的赛场带来的震动。最近一个月以来,鸟巢见证了牙买加人博尔特的疯狂、伊辛巴耶娃的无敌,但昨天的姚娟给了我们另一种感动,那是心灵深处的颤抖,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感觉。
本组稿件由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赵蔚林 采写
(责任编辑:王昊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