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残奥会正在举行,各国运动员正通过参与残奥会,展示着自尊、自信、自强和自立,感受欢乐、友谊、梦想和成功。
9月8日,记者来到省残疾人田径训练基地。在户外训练场,赫华教练正指导着运动员训练,他们有的吃力地做着扔铅球的动作,有的艰难地做着腰部运动,有的正费劲地做着腿部运动。“一个基本动作健全运动员做一两次就学会了,而残疾人运动员往往要多付出十倍的努力。虽然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和累,但他们从来都是咬牙坚持,从不服输,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比正常人做得更好!”
谈起做教练的感受,赫华说,“往往一个基本动作,我们要手把手地教很多遍,虽然很辛苦,但看到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很欣慰。”
19岁的李刚和21岁的苏建荣正在练习扔铅球的动作,年轻的脸上写满兴奋和欢乐。李刚8个月大时因病而得了儿麻,苏建荣则2岁时患上了儿麻。他俩腰部以下没有任何力量,多方求医无果,只能终身和轮椅为伴。但是他俩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在体育运动中找到了自信和快乐。李刚家在渭南大荔,已经练习田径运动四年了,他最喜欢和擅长的运动是铁饼。“看到残奥会健儿们勇夺奖牌,我由衷地为他们感到自豪,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也能成功。”李刚说,“虽然训练有些累,但我能坚持,我一定比常人做得更好。”谈及自己的未来,他说:“我想在体育运动上获得一些成绩,如果今后不从事体育运动了,我也想自己干个事,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活自己,为父母、为社会作些贡献。”
相比李刚和苏建荣,19岁的黄七玲和14岁的王娇则幸运多了,黄七玲也患有儿麻,但她能拄着拐杖独立行走,王娇是左腿股骨头坏死,右腿还能活动自如。当问到黄七玲能否坚持下来时,她坚定地说,“我有自信,有目标,正常人能做到的我也一样能做到。”当谈及未来的人生时,她坦然地说,“我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但我能改变自己的未来,我在运动中寻找生命的力量和运动的潜能,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残疾人。”
据西安市残疾人联合会宣文处的赵菊玲处长介绍,西安市现有各类残疾人57.8万,占全市总人数的7.16%。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西安残疾人事业在残疾人就业、扶贫、康复、文体活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西安市派出了3名运动员参加残奥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扶一把、帮一下,都能让残疾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得到心灵的慰藉。”赵菊玲说,“希望通过北京残奥会,全社会都能更加关注残疾人事业,给残疾人康复、出行、择业等提供更多的便利。”
训练完毕,运动员们互相帮扶着走出训练场。李刚告诉记者:“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在残奥会上夺取金牌,有梦想就有生活的激情,有梦想就有美好的未来!”
(本报记者 秦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