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爬楼机”。本报记者 姜 媛 摄 |
“每一个台阶对于一名轮椅残疾人来说都是一座山。”然而有了“爬楼机”的帮助,上楼梯也成了舒服的享受。
中午1点钟,北京工人体育馆里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以及媒体在午休时间热火朝天地聊起天来,对于场馆内摆置的一台半人多高的奇怪器械,不少媒体开始颇有兴趣地上下打量,器械的底部还有像坦克车履带一样的东西,奇异非常。“这是我们场馆里的‘秘密武器’,想试试么?”一位漂亮的志愿者眼望着媒体老记们如此好奇,便特别给了本报记者一次“尝鲜”的机会。
“这是我们的爬楼机。”一辆轮椅车被志愿者推到了记者的面前,原来,神秘机器是专门配合轮椅用来帮助轮椅乘坐者上楼梯的。经过大概三分钟的安装,志愿者将爬楼机的一些旋钮与轮椅紧紧地扭和在一起。
“现在可以坐了。”从来没有坐过轮椅的记者心里开始有些忐忑,安全么?不会从楼梯上滚下来吧?志愿者仿佛看出了记者的不安,笑笑说,“不用害怕,我们在奥运期间已经成功地使用过这台爬楼机,评价非常好!”记者坐下后,一位志愿者女孩缓缓将轮椅及器械向后偏转了约90度,轮椅在电动马达的带动下已经开始上台阶了,23个台阶花了不到半分钟,整个过程非常平稳、舒服,乘坐者与辅助者几乎都不用费什么力气,操作简单且安全。
“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有两台这样的‘爬楼机’,一台是为残疾人观众服务的,一台则专门用于残疾人记者。”场馆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台这样的机器要花费6万人民币,可以大大减少场馆内残疾人专用道等固定工程的建设,不仅灵活方便,还能适应各种不同的楼梯形式。
“Wait a moment!(请等一下)”正当本报记者准备起身的时候,一位来自伊朗的记者突然对记者作出了停止的手势,然后转身跑进一旁的摄影工作间。没过几秒钟,同时跑出四五个外国记者,长枪短炮一齐对准了没敢动身的本报记者。“Try it againok(请再试一次好吗)”原来不止我们好奇,外国媒体也被我们吸引来了。看来,本报记者有机会再享受一次舒服的爬楼机了。 (本报北京9月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