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各界

残奥会乒乓比赛的首金日 教师节看残奥健儿挥拍

  9月10日,教师节;9月10日,残奥会乒乓比赛的首金日。今天是个好天儿,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的日子里去北京大学体育馆看乒乓球倒颇似一次秋游。博雅塔、未名湖,柳叶轻拂湖面,涟漪点点。

  还没开学,校园里很安静,只在图书馆前的条幅:“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

”让人想起今天是教师节,也勾起大学岁月的回忆。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梅贻琦曾这样评价大学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在北大的校园里,不知道走出多少学高为师、行为世范的大师。大师没有统一的标准,拖着一根辫子的辜鸿铭可以和主张新文化的胡适同校就职。你讲你的新文化,我讲我的三纲五常,蔡元培校长让北大成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无论贵胄帝室,不管引车卖浆,兼容并包、相互融合。

  融合,不仅是在校园内,残奥赛场内处处都能感受到融合的气息。看台上,不同的语言相互融合,表达的却是同一个声音:加油!赛场内,各国运动员同台竞技,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但相似的困厄让他们更加懂得惺惺相惜。轮椅篮球赛场上,激烈的交锋中,一位中国队员的轮椅翻倒在地,身旁的三位澳大利亚运动员一起把他扶起。不用说谢谢,轻轻拍拍对方的肩膀,友爱之情瞬间融合;两位名唤纳塔莉娅的姑娘,一位在泳池里劈波斩浪,一位在乒坛独孤求败,但是她们都有着同一个梦想: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实现残疾人和健全人的融合。

  融合,是人类普世的理想,未名湖畔的前辈学人、先哲大师们或许不曾料到,2008年的教师节,在他们执教的校园内、残疾人之间、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正通过竞技比赛相互融合、兼容并包。

  本报特派记者赵博(本报北京9月10日专电)

(责任编辑:王炎冰)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