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残奥中国军团 > 残奥中国动态

39岁董福利优雅晋级八强 网球抹去了她地震伤痛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那个地动山摇的瞬间,7岁的她永远失去了右腿和父亲,从此与轮椅相伴;15年前,24岁的她成为一名轮椅网球运动员,迎来人生的转机;如今39岁的她再次来到残奥会的赛场,连过两关让残奥梦想继续,她说,希望能用自己在这里的表现,告诉刚发生四川地震灾区的人们:要自信快乐,找到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骄阳下,董福利穿着粉色的网球裙,戴着白色遮阳帽,转动着轮椅,回击着每一个来球,姿势是那么的优雅,让人联想起电影《纵横四海》中周润发在轮椅上跳华尔兹的经典桥段。

  胜利了,董福利向热情的观众挥着手,她顺利晋级八强。在4年前的雅典残奥会上,持外卡参赛的她就是止步十六强,现在凭自己积分和实力进军北京残奥会的董福利更进一步了。

  记者问她:“你在北京残奥会上的目标是什么,你有没有想过争金牌。”她只回答说,只要能站在这里展示经受地震后的我,就已经很开心了。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震惊世界的大地震。当时董福利正在国外比赛,“我的心很痛很痛,我一下子回忆起唐山地震的一幕一幕。想到在汶川地震中受伤的孩子们,想起了唐山地震时的我。”她要告诉孩子们,要坚强、要自信、要快乐,“虽然残疾了,但我们的快乐跟健全人一样,一点都不会少”。

  轮椅网球开辟新世界

  自从7岁那年失去右腿,同时又失去了父亲,与轮椅相伴的董福利就觉得人生失去了色彩,也没有了方向。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董福利遇见了一个轮椅篮球运动员,“他看到我虽然残疾了,但是行动还比较利落,建议我参加河北省网球队。地震给我造成的心理创伤久久挥之不去,出于心理治疗的考虑,我加入了轮椅网球的队伍。”

  当时在全国,轮椅网球是一个新兴的项目,球队既无经验、也少队员,主要靠运动员自己刻苦训练和摸索。

  天赋不错的董福利仅仅训练了一个月,就获得了全国锦标赛的冠军。此后,董福利拼命训练,成绩提高很快,在国内几乎没有对手,她也成为国家队最早一批队员,被现在的年轻队员亲切地称呼为大姐。

  国内冠军拿了一大堆,世界性比赛的冠军也拿过,但轮椅网球是欧洲的天下,董福利对自己的水平有着清醒的认识。她笑着说:“我在亚洲算厉害的,但跟欧洲的高手比,我还有不小的差距,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用爱培养下一代

  在15年的运动生涯中,董福利发现,自己变得自信、开朗、有活力起来。她坚信,是轮网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想让更多像她这样的孩子恢复自信,她越来越感觉到该为热爱的事业做些什么。

  董福利一直说,“我的成绩离不开社会大家庭的关爱”。2000年,在河北省体育局和唐山市体育局的支持下,董福利办起了“唐山市网球培训中心”,免费培养轮椅网球残疾人运动员,将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唐山的爱好者,并积极发现和鼓励像她一样的残疾人投入到网球运动中来。目前,董福利担任唐山市青少年网球专业队总教练。她已培养出了一名和她配合双打的全运会女子冠军。她的网球训练中心已先后被河北省及国家体委命名为“轮椅网球训练基地”。

  家人是最坚强的后盾

  昨天在看台上,董福利的丈夫陈勇也特意从唐山赶来,为她加油助威。获胜后,董福利摇着轮椅来到场边,接受丈夫的祝贺。陈勇挥舞着国旗,向董福利大声地喊着,董福利则有力地挥了挥拳头。

  董福利对记者说:“我的丈夫能亲自来现场观战,是对我最大的鼓励。”陈勇是一名网球教练,后来因为爱上了董福利,也就爱上了轮椅网球,成为了河北轮椅网球队的教练。在董福利犹豫是否要在39岁还参加北京残奥会的时候,陈勇给了她坚定的支持:“你的目标就是我的目标,你的理想就是我的理想。”

  “现在,我最要感谢的就是我的丈夫,他比我更伟大,没有他我就不可能来到北京残奥会的赛场上。”董福利说得非常动情,“这么多年我在外面训练,他在家中既当爸爸又当妈妈,真难为他了。”

  这次,17岁的女儿没有来到现场看球,是因为董福利太在乎女儿了,怕她来现场自己压力太大。“这些年我亏欠女儿的太多了。女儿很小的时候就常常陪着我训练,在冰冷的冬天,她穿着大棉袄,站在场外看我练习,直到我练累了才陪她玩。”董福利激动地说。

  尽管董福利不能像一个普通的妈妈那样给女儿洗衣服、做饭,但母女俩的感情非常默契。“女儿的独立性很强,反过来还常常照顾我。比如和我一起走路的时候,她就会很自然地站到我的右侧,把她的肩膀给我。” 本报特派记者 陈学东

  

(责任编辑:李林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