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残奥会感动:张小玲虽败尤荣 男儿一跪谢观众

  感动  2008年的北京,感动一直在延续。   主角,属于那些在赛场上挥洒汗水的残疾人运动员。   他们或许失去了视力,或许失去了听力,或许失去了部分肢体,但他们没有失去信心。   他们渴望光明,渴望声响,渴望运动,更渴望挑战。

  因为他们身上的那份坚强和坚韧,我们被无数次感动,被震撼得禁不住落泪。   1   51岁阿婆不言退   51岁,一个本该退休的年龄。   阿婆说不!   面对可以当她女儿的对手,脚步不再轻快的她,把比赛拖进五盘大战。   2比3!   输球的阿婆,推着轮椅,悠悠地走向混合采访区,和每一位相识的人打着招呼。   那只挥动的手,贴着创可贴的手,曾经见证过10枚残奥会金牌,曾经见证过一位乒乓王者。   “打球让我快乐!我会继续打下去。”   阿婆的名字叫张小玲,她的乒坛传奇还远远没有结束……      一个瘪掉的球   连续5届残奥会冠军、连续参加6届残奥会乒乓球比赛、北京残奥会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大的运动员……   谁也没想到,这段辉煌起源于一个瘪球,一个被人丢弃的瘪球。   “我用热水一泡,球就恢复了原状,再用菜刀把木板削成球拍,每天放学回家,我就一个人对着墙壁打。”   凭着这套半成品,12岁的张小玲在家乡钦州渐渐打出了名气,“我在电视机里看到中国乒乓球队员捧着奖杯、升国旗、奏国歌,当时我就想我也能做到那样。”   但命运和张小玲开了个玩笑。   18岁那年,她的右脚患上恶性肿瘤,一下子截去了2/3,只能在村里开了一家杂货店。   “直到1984年,我在报纸上看到消息,第一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合肥举行,我又有了当冠军的念头。”   那一年,张小玲27岁。      “喊”出来的残奥冠军   1988年,张小玲首次代表中国参加汉城残奥会,收获了两枚金牌。   接下来的巴塞罗那、亚特兰大、悉尼和雅典残奥会上,她成功卫冕,成为实至名归的 “乒坛皇后”。   特别是在雅典残奥会上,已经47岁的张小玲,面对比自己年轻30岁的瑞典人科瓦克斯,在首局失利的情况下,成功逆转。   “第二局我9比10落后,我想自己得大胆一些,就大喊了一声,结果真把对方喊懵了。”这枚“喊”出来的金牌,也是中国代表团在残奥会上获得的第100枚金牌。      24年和13个假肢   不断收获冠军的同时,张小玲也一直在和假肢“搏斗”着——24年运动生涯,她用坏了13个假肢。   对张小玲来说,每次更换假肢都是一场考验。最初磨合的几天里,新假肢与残腿每摩擦一次,疼痛就剧烈一次。为了减少摩擦和疼痛,她就在截肢处贴上创可贴继续训练,每一年都要用掉上百条创可贴。   “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把药贴在伤口,再戴上假肢,这样就能减少假肢与皮肉的摩擦,多的时候贴过6张。现在我也贴着创可贴,两条。”   张小玲语气很平静,就像说别人的故事。      因为快乐,所以继续   全国政协委员、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现任钦州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的张小玲有着太多的光环,但是51岁的她依然不愿意离开乒乓球台。   “为了不耽误工作,我就利用早晨和晚上训练,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张小玲肯定将参加下届残运会,至于4年后的伦敦残奥会,她说,“只要国家需要,我还会继续”。(1112901)特派记者 吴杨   2   男儿一跪谢观众    拉条幅,敬军礼,摆造型,两战两捷的伊朗7人制男足俨然一支充满激情的“波斯战队”,在残奥会绿茵场给观众不断带来意外和欣喜。这一次,他们在赛后集体向看台上的观众“下跪”,对东道主观众的热情助威表达深深的感激之情。   10日,北京残奥会7人制足球赛进入第二轮争夺,伊朗队3比0完胜英国队取得两连胜。   开场仅3分钟,身披13号战袍且留着巴拉克一样发型的伊朗球员阿克巴里抢点得手,1比0。现场球迷沸腾了,尽管这不是东道主自己的球队和球员,但他们依然为这精彩的一瞬感到兴奋。阿克巴里兴奋地奔向替补席,然后忽然立正,向教练拉迪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这代表我对教练的敬意,”阿克巴里赛后对记者表示。当记者告诉他当日是中国教师节时,他感叹道:“真是巧合,教练就像我们的老师一样,那个军礼就当是为他庆祝节日吧。”两场比赛下来,伊朗队的首粒进球庆祝方式总是出人意料——上一场卡里姆扎德在进球后抖出了藏在球衣内的标语向球迷展示。   整场比赛,中国球迷从未吝惜过掌声、歌声、助威声,他们同场上球员一样享受着60分钟的脑瘫足球比赛。1比0、2比0、3比0,伊朗队赢了,每一粒进球之后他们都会摆出夸张的庆祝动作,并向欢呼的中国观众招手致意。   终场哨音响起,他们集体跑向北侧边线,彼此揽着肩头站成横排,然后集体双膝跪地,向看台上为他们加油的中国观众表达感激之情。意外的举动,令现场观众先是一愣,随即报以更热烈的掌声与呐喊。(1112902)   妻子赢了   丈夫哭了    任桂香拿下最后一分,激动地挥了挥拳头;这时,看台上的一个男人已经泣不成声……   这是昨晚女子乒乓球F5决赛场上的一幕,那个哭泣的男人叫张岩,他是任桂香的丈夫,同样也是一位乒乓球残奥冠军。   6年前,张岩初次入选残奥乒乓集训队,遇到了比自己小14岁的任桂香,他说,那是一种“一见钟情”的感觉。   2003年底,22岁的任桂香和36岁的张岩低调成婚。   之后,两个年轻人开始被幸福包围。2004年的雅典残奥会,两人在同一天分获女单F5和男单M4的金牌,一时传为佳话。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生了。   虽然丈夫张岩在前天的男子M4-5四分之一决赛中被淘汰,夫妻俩也没能重现雅典的辉煌,但他们已经心满意足。   问他们幸福是什么?妻子任桂香抢着说:“最幸福的时候,就是天天能在一起训练,朝夕相处。”   而对于夺冠后的安排,两人不约而同:“打完比赛,哪也不去,回家,带孩子去!”(1112903)特派记者 吴杨               牵你的手   走向灿烂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鸟巢”的北京残奥会女子百米比赛赛场,巴西选手阿德里娅·桑托斯和丈夫拉斐尔将这份爱侣之间的终生承诺演绎得如此深情。   娇小、深棕肤色的桑托斯和高大、白净的拉斐尔一起站在起跑线上,等待出发的枪响。此时,拉斐尔的身份是视力全盲的妻子的领跑员。像其他领跑员和盲人选手一样,两人的手通过一段绳子“牵”在一起。目光无法交流,心却朝着一个方向。   这份爱也许很不简单,但也是如此的简单。生活的不易、训练的辛苦,在拉斐尔娓娓道来的言语里,都变成了一首平和温馨的爱的歌。经一位和桑托斯一起训练的朋友介绍,撑竿跳运动员拉斐尔认识了桑托斯。之后,拉斐尔搬到了桑托斯所在的城市。两人由相识、相知、到相爱、牵手。   缘分是如此奇妙。在认识桑托斯之前,拉斐尔从媒体上知道了桑托斯,知道了她的故事。拉斐尔说自己之所以被打动,不是因为桑托斯美貌,而是被她的坚强、执着所吸引。5年前,他们组成了家庭,而他成为她的领跑员,也已有3年。他们还有了爱的结晶——1岁的女儿。   34岁的桑托斯如今已经跑了整整21年、参加了6届残奥会。黑暗中一个人的坚守也许很孤独、很艰难,但爱给黑暗中的生活带来了阳光。“他(拉斐尔)不仅是我赛时的领跑员,也是我人生的领跑员。我们命运相连,比赛中这样,生活中也如此。”   牵着妻子的手,拉斐尔将妻子送上了北京残奥会的领奖台。虽然只是一枚铜牌,但对他们来说,已经弥足珍贵。   有丈夫的牵引,桑托斯对2012年的伦敦残奥会充满了期待。因为牵手,就有了方向;因为有爱,就有了光明。有了方向和光明,盲人运动员桑托斯还能走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刘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