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 北京残奥村动态

残奥村四大怪:志愿者啥都不管 柜台低得像茶几

黑色导盲犬NIDA带着主人遛弯

低矮的柜台,让残疾运动员取东西更方便

  假肢维修中心每天都会十分忙碌 本组图片均由本报特派北京记者 赵彬 摄

  北京残奥会堪称全世界残疾人的盛大节日,而由奥运村“改装”过来的残奥村则是各国运动员的临时家园,昨日,记者专门走进这里参观。然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和奥运村相比,残奥村里有很多东西看上去有点怪,可仔细品味,这种怪里却充满人性化。

  一怪 志愿者“啥都不管”

  一大早,记者就在残奥村的访客中心抵押了证件,进入残奥村的居住区。
熟悉的升旗广场和奥运时一模一样,广场旁边还是那座红墙碧瓦的大宅子,这里是村长四合院,前世界冠军邓亚萍就在这里工作。

  在残奥村门口,一辆无障碍大巴停靠在站台,车门打开,一个自动升降板从车门下面缓缓地伸出来,形成一个小缓坡,一位坐轮椅的运动员转动轮椅,轻松地上了车。虽然现场有几位志愿者,可奇怪的是,他们都“袖手旁观”,并不去帮一把手。“作为残奥会的志愿者,只有征询对方同意才出手帮助,否则就是对他们的不尊重。”志愿者解释说,不论是坐轮椅的运动员还是盲人朋友,他们都有很强的自尊心和独立能力,“我们只提供"恰当的"的服务,要周到但不能过度。他们不需要帮助时,我们只要关注就可以了。”

  一位轮椅运动员告诉记者,对于残疾人来说,轮椅和拐杖都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如果你随意把手脚放在他的轮椅上,等于是侵犯了他的私人空间。

  二怪 柜台低得像茶几

  中午用餐时间到了,一进运动员餐厅的门就是扑鼻的香味,水果和各种点心琳琅满目,各种饮料和酸奶无限量供应。“亚洲风味”的各类面点和北京烤鸭都很受欢迎。

  和奥运期间不同的是,残奥村餐厅桌子之间的走道很宽,轮椅穿行自如。奥运期间能容纳5000人的运动员餐厅拆掉了1000多把椅子,特意为轮椅留下了空间。取餐台和奥运会时相比,也降低了10厘米,有些餐台干脆拆掉,以方便低位运动员伸手取餐。饭后,不少运动员喜欢去国际区逛逛。一位美国运动员轻巧地摇着轮椅就进了银行,柜台的高度好像茶几,对她再合适不过了。在纪念品专卖店,一些轮椅运动员正在里面购物、拿货、结账,没有遇到一点障碍,“原来我们主通道是两米五左右,现在加宽到了三米,货架进行了调整,为了方便残疾人取货,高度都降低了。”商店员工说。

  残奥村的工作人员说,奥运会结束后,奥运村在24小时内迅速转换成残奥村,供6500名残奥运动员和随行官员居住。转换后的效果就是“无障碍”。所有出入口,台阶全部变成了小缓坡,通道宽敞了,柜台变“矮”了,到处是扶手和盲道,很多地方放置了小心地滑的温馨提示。这些设置让各国运动员非常满意,“满意得简直有点不可思议。”来自法国的“村民”告诉记者。

  三怪“手脚”也要拿来修

  走进维修中心,一位技师正在通过激光校准仪,为一位外国运动员的“左脚”进行检测。“我们8月30日进驻残奥村,残奥会开幕前的一周,很多运动员来检测和维修比赛装备,每天的维修量达到了两三百次,一般保证在4个小时以内完成维修。”对于肢残运动员来说,轮椅和假肢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手脚”,如果它们出问题了,该怎么办?在残奥村里,假肢轮椅维修服务中心是这些运动员的“加油站”,这里为肢残运动员做假肢、矫形器及轮椅的维修。干的都是技术活,因此这里也是残奥村最特别的地方。

  在维修车间里,所有技师都在忙碌着:德国技师正在仔细琢磨一只石膏小腿,女技师用焊枪焊接轮椅火花四射……这里共有140多名国内外的技师,根据运动员的语言,工作人员会给他们找使用相应语言的技师。

  所有的服务都是免费的,各种配件也都是免费的,都由残奥会合作伙伴赞助,工作人员说:“有时候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运动员,轮椅还比较破旧的,我们免费为他们把轮椅配件换成新的,扶手、轮子、挡板、坐垫,这些都是德国进口的产品,一套成本要两三千元。”

  四怪 狗狗比人名气大

  在村里闲逛的时候,不时会遇上盲人运动员,他们中的不少人都习惯牵上一只导盲犬散步。“导盲犬可是我们村里的大明星,有只黑色的导盲犬名叫NIDA,很多运动员抢着跟它合影呢。还有残奥会开幕式引导火炬手的那只导盲犬LUCKY也在奥运村里。它们的名气可比很多明星都大啊。”残奥村里的万医生告诉记者。

  导盲犬非常温顺、聪明,跟人很亲近,当然,陌生人要先培养感情,摸摸它的脖子下的皮毛,它会很舒服。

  “最难得的是,导盲犬不只认一个主人,这点很不简单。”万医生说,“前几天,我参加了残奥村里体验导盲犬的活动,LUCKY是条很聪明的狗,那天太阳很晒,它居然牵着我往树荫底下走。有台阶的时候,它头往上昂起,我感觉牵在手里的绳子也往上提,它还会停顿一下。下坡的时候,它的速度会自动放慢。”万医生一边说一边闭上眼睛模仿盲人被导盲犬牵着,“在村里转了20分钟,从头到尾都没有睁开过一次眼睛。LUCKY非常专业。”

  村里的综合超市及时将导盲犬粮摆进了店里。同时,在残奥村北边的小树林里,还专门开辟了一片导盲犬活动中心。遗憾的是记者昨日在残奥村里找了半天也没碰见那只最有名的LUCKY,不过却见到了黑色的NIDA,它很乖地趴在地上,静候主人为它挑选狗粮,那架势还真有些“大牌”。本报特派北京记者赵蔚林

(责任编辑:王昊铎)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