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记者拨通了中国残疾人帆船队运动员李克在即墨老家的电话。他母亲激动地告诉记者,全家人这两天正在忙秋收,不能到青岛去看儿子比赛,心里非常想念他。“等俺儿回来后,我给他做最爱吃的蛤蜊汤!”
初到人世注定不能走路
1974年5月23日,一个白白胖胖的婴儿在即墨田横镇呱呱坠地。然而,本该欢天喜地的年轻夫妇却顿时泪流成河。“先天性下肢畸形”,这个闻所未闻的疾病竟然真实地发生在儿子身上。父母抱着孩子走遍了青岛的各大医院,每一次医生的摇头叹息都深深地刺伤着他们的心。“一个失去双腿的孩子今后该怎样生活啊?”夫妻俩伤心欲绝。在泪水和绝望中,不甘认输的父亲给孩子取名为“李克”,希望他能在成长过程中克服一切困难,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时谁能料到,美好祝愿在30多年后变成了现实。
在李克小时候,母亲为了让他能和健全孩子一样到田野里玩耍,用了好几天功夫给他做了一辆小木车,经常推着他到田垄上看看自家的花生地。难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在母亲的悉心培育下,李克渐渐学会了料理自己的生活,两只手臂也练得十分有劲儿,可以支撑着自己向前移动。从小学到初中,李克全靠好朋友送他上学、放学。初中毕业后,由于田横镇高中离家有30里地,同时家庭经济状况也不佳,李克被迫辍学回到家中。
那时李克的两个妹妹也正在读书,一家人的生计全靠父母以种地得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着。父母的辛勤劳作给李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负担,他觉得自己作为长子不能永远在家闲着,一定要找一份工作帮助父母减轻负担。有一次,他独自去集市赶集,遇见一位外村的老人正帮人修鞋。看到老人灵巧的双手,他突发灵感,觉得修鞋这个活只需要用手,不需要用腿,正适合自己干。他便央求老人收他为徒,很快便学到了老人八九成功夫。后来,他在集市上摆了一个修鞋摊,精湛的手艺赢得了顾客的青睐。
游泳天赋让他脱颖而出
除了高超的修鞋技术,李克的游泳功夫也广为人知。他从小每到夏天就喜欢到浅浅的溪流中玩水,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学会了游泳,后来又去水深的地方练习潜水。他能潜到水下10米,在同村人中无人能及,他还救过溺水的儿童,成为当时的典型人物,正是出色的水性让他开始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2000年的一天,即墨市残联的一位司机到青岛市残联办事,在闲聊中听说青岛要成立一支残疾人游泳队,当时正在招募运动员。他便提议说李克是一个值得栽培的好苗子。青岛市残联的负责人就让他把李克带过来报名,看看他是不是适合搞体育运动,结果第一眼就看中了他。2001年4月,李克来到青岛正式参加游泳队集训,仅仅训练了45天,他便代表青岛远赴云南省昆明市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并在仰泳200米和100米两个项目中分获亚军和季军。
那次赛后,李克感觉自己年龄越来越大了,从事游泳项目在体力上有点吃不消,便改练“轮椅竞速”项目。练一个成一个,他在2002年举行的大连国际残疾人轮椅竞速马拉松比赛中夺得银牌,他当时想在这个项目中好好发展拿到冠军,然而由于缺少教练,训练方案并不系统,后来参赛总维持在五六名的位次。
辛酸汗水换来珍贵机会
2005年,青岛成立残疾人帆船队,在全市残疾人中选拔运动员,李克把握这次宝贵的机会报了名,为2008年残奥帆赛努力奋勇拼搏。那时,帆船队成立后训练条件很艰苦,建队时共6个队员却合用1只训练船。
由于帆船队起步晚,要想获得好成绩就一定要付出比别人多出很多倍的努力。每天上午9点,李克跟随队伍来到大海边,晚上7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2006年10月,李克和另外2名队友在中日交流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比赛,要知道日本队在亚洲实力最强。赢了比赛让李克兴奋不已,同时更让他沉下心来努力钻研运动技术,力争在残奥帆赛中获得好成绩。他还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在残奥帆赛中夺得好名次,为国争光。为了全身心投入训练,他还把手机放进了盒子封好,两个月都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比赛之后我最想见我的家人,我要告诉他们,正是有着他们的支持,我才走到了今天。”他说。 本报记者 李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