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陈凯):来自一个拉美小国,两次打破世界纪录,五次残奥会经历,八块残奥会奖牌,经历人生种种,始终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一颗热爱田径运动的心:这就是44岁的巴拿马传奇残疾运动员赛义德·戈麦斯。
第一次出国比赛是去委内瑞拉;
第一次参加残奥会是在1992年的巴塞罗那;
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是在……
在北京残奥村,残奥会田径传奇人物赛义德·戈麦斯向记者缓缓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1964年赛义德·戈麦斯出生于巴拿马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农作时的一个意外造成了他眼部视力残疾。虽然身有残疾,但坚强的赛义德从来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别人,而是坚持参加健全人的比赛。他说:“从1982年8月开始,我开始参加健全人的比赛。没人知道我的眼睛有问题,直到1989年的一次国内比赛。教练乌戈·隆巴尔多发现我。”
巴拿马是第三世界国家,在体育方面的投入较少,而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相对更为落后。出生贫寒的赛义德为了能从事自己热爱的田径运动,付出了很多。他说:“我打过零工,当过清洁工,做过小买卖,也向人借过钱。我想尽办法来筹集训练和比赛的费用,比如买衣服、鞋子等等。我的训练鞋一般最少可以用6个月,这也是它的最长使用寿命了。”
赛义德的教练乌戈·隆巴尔多同样还深深记得师徒两人参加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前的窘迫:“那时候我们两个穷小子,都没有工作。我们住在我婶婶那里,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训练。我们到处寻求帮助,最终弄到了资助,这才得以前往巴塞罗那。”
这是赛义德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在前两项比赛中错失金牌后,赛义德在5000米比赛中以绝对优势夺得第一。之前的艰辛和比赛的曲折,让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金牌成为赛义德最为珍惜的奖牌。他说:“我还清晰记得当时的情景,当时的体育场,当时的欢呼。我第一次站在残奥赛场的最高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在眼前升起。我想高唱国歌,但却泣不成声。”
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1金2银开始,赛义德便一发而不可收。5届残奥会8枚奖牌,赛义德超越了自己,超越了先辈,成为了拉美残奥运动的一个传奇。
虽然在残奥会上不断取得荣誉,但每次比赛结束,回到家乡的赛义德总是很平静,保持清苦的生活,继续为生计和训练而奔波。赛义德说,“有没有奖牌对我来说一样,对我的生活没有太多的影响。我一样努力工作,一样尽力帮助别人,一样努力训练。每年365天,除了生病、受伤或者特殊情况,我都会坚持训练,早上一次,晚上一次。”
经过这么多年的起起伏伏,赛义德也曾想到过退役。但每当不顺利的时候,赛义德又是幸运的。除了家人无条件的支持,也总有人会鼓励他,帮助他。获得帮助的赛义德也从不吝惜对其他人的关爱。这么多年来,虽然生活清苦,赛义德仍始终坚持在各个小学免费教孩子们体育,把自己的经验传授下去。他说:“有很多孩子和年轻人找到我,说希望让我教他们训练。其中不少人把我当作父亲一般对待,这样让我感到很幸福。”
田径是最具竞争性的体育项目之一。连续参加5届残奥会田径比赛,赛义德从没有丧失对体育、竞技和残奥会的激情。
“有人获得冠军后就休息了,但我不会。对我来说,参加残奥会是为了体验它、感受它、享受它。我要证明,虽然有一些残疾,我们同样能创造美好的世界,能完成健全人做到的事情,甚至是很多健全人都不能做到的事情。”
尽管赛义德还是T13级别10000米和5000米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尽管他还有一颗坚定的心,但年龄是田径运动员最大的敌人。9月9日和10日,在北京鸟巢举行的两场预赛中,赛义德与比他小20多岁的年轻选手们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最终没能出线。
面对自己的最后一届残奥会的结局,赛义德没有多少遗憾和伤心。他说:“我不遗憾。当我走出运动场时,同伴们在那里等着我,给我拥抱,祝贺我。当时我不得不低下头,不让大家看到我的泪水。这不是悲伤的眼泪,而是幸福的眼泪。这比奖牌更重要。”
虽然这也许是赛义德最后一次作为运动员参加残奥会了,但他的体育事业远没有结束。他说:“我还没有想要退役,我还会继续训练,我想我还会参加世界杯。另外,我还会继续从事体育事业,继续给孩子们上课,继续帮年轻人训练。我不会放弃,我会永远从事体育运动。”
“超越,融合,共享”,赛义德用20多年不懈的努力与奋斗向我们诠释了残奥的精神。看着赛义德那坚定的目光,我们相信,这个传奇并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