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体育
搜狐体育-搜狐网站
阿迪达斯搜狐体育 > 北京2008年残奥会

讲述残奥会运动员的故事 强挫折改变了他的心境

  13岁时突遇电池爆炸 一夜之间坠入黑暗深渊

  “砰”,眼前色彩斑斓的世界随着一道强光和撕裂的疼痛,夹着他在黑暗的深渊中坠落、坠落......

  这是杨新强记忆里的梦魇,每当这一幕闯入他的睡梦中,杨新强都会惊醒。

他多么想忘记,却怎么也忘不掉。

  杨新强在小学时就爱踢球,看着足球在他的脚尖零活玩转,看着起脚后皮球飞过守门员进入球门的美丽弧线,他喜欢眼前的这一切,从没想过会有什么力量能把这些从他的眼前夺走,直到13岁那年。经过同学插在教室的充电器时,小新强看了一眼已经亮起红灯的充电器,这一幕,却是他今生见过的最后影像了。电池突然发生爆炸,碎片和飞溅的溶液都崩进了新强的眼睛。由于伤势过重,新强的双眼被摘除,只留下了两个空洞的眼窝。

  从那时起,小新强的脾气就变了,他变得十分敏感和脆弱,听到谁说“盲人”都会止不住流眼泪。同时,小新强比原来更加争强好胜,自尊心极强,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行”。任何小事让他联想到是被人看低一截,就会发脾气。那时小新强的心情被眼前的黑暗一同拉进了深不见底的深渊。

  入队第一句话 “我的目标就是残奥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目失明的他已经不适合继续上学,在家人的劝说下,小新强选择了读盲校。2005年6月,为了准备即将在北京举行的残奥会盲人足球项目,黑龙江省残联到各个学校挑选适合踢球的队员。因为杨新强曾经踢过球,熟稔足球的规则,脚法纯熟,被顺利选入,从此开始了他的盲人足球生涯。

  事隔多年,省盲人足球队教练秦俊鹏依然对杨新强刚入队的那一幕印象深刻。秦教练说,由于北京是2008年奥运会的东道主,使得盲人足球国家队能够直接取得奥运会参赛权。如果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很有可能进入国家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很少有人说出来。杨新强在入队时就与众不同,他刚被选入省队就找到秦教练说:“我想进国家队,我想踢残奥会!”

  当时秦教练并不了解杨新强,以为这个16岁的小伙子只是年轻气盛,嘴上说说好给自己提气,他并没有在意。可在之后的训练中秦教练发现,杨新强并不只是说说而已,他在训练中十分努力,每场对抗都像打比赛那样认真对待。拼抢凶狠,失误了会有情绪,他的神经时刻绷得紧紧的。这些表现无不证明着他想进入残奥会的强烈愿望。

  经过一年的训练,秦教练已经对自己的队员非常了解了。在他眼中,张强和杨新强是全队的主力,也是最有希望进入国家队,最终进入残奥会的人选。但是这两个人在训练和比赛时的表现可谓完全相反。张强在平时训练中往往达不到一个主力的水平,可一踢上比赛就生龙活虎,像换了一个人,属于比赛型选手。而杨新强在平时训练中最刻苦,表现最好,到了比赛时却常常发挥不出真正的水平。平时找球又快又准,比赛时却常常找不到球,有时还会失去方向感。在处理入球的时候也显得不够冷静,越着急得分就越容易失去机会。秦教练看在眼中,急在心里,因为心理素质这一块,不是批评和引导就能解决的,关键还要靠运动员自己去调解。

  2006年那一球 他看清了自己的弱点

  2006年夏天,全国盲人足球锦标赛开赛,由省残联组织培训起来的这支盲人足球队,第一次站在了全国大赛的赛场上。这场比赛不光是要展现龙江残疾人的风采,还要力争前八名,进入2007年的全运会,只有这样才有进入残奥会的机会。小组赛我省与辽宁、山东等省分在一组,从赛前分析来看,我省与山东排在该组前列,实力相当,将是一场恶战。而辽宁只是一名前锋和守门员很优秀,其他方面均不如我省,从实力看来战胜该队问题不大。如果战胜辽宁等其他队伍,就算输给山东一样能晋级。

  我省的比赛被安排在了第二个比赛日,头一天,教练带领全体队员“听”了一场辽宁队的比赛,辽宁依靠那名优秀前锋和守门员,轻松赢得了比赛。这让教练有些担心,但是队员们都不以为然。

  次日,省队与辽宁队站在了同一个赛场上,刚开赛就看出了两队实力不同,用秦教练的话说,整场比赛都是压着辽宁队打的。但是由于盲人足球的规则,守门员均为视力正常的健全人,一次次射门都被对方人高马大的守门员化解,这让队员有些心浮气躁,发挥也开始不稳定。这时,辽宁前锋瞄准机会攻入一球,比分变成0比1。这让队员们更加急躁,在没有把握好机会的情况下频频进攻,却没有给对方构成威胁。眼看比赛就要结束,大家都感到绝望了。就在这时,球落到杨新强脚下,由于对方防守队员的失误,杨新强晃过所有后卫,一个人带球撕破了对方的防线,直逼球门。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盲人足球的守门员虽然视力正常,但他只能在三米范围内活动,而球门有五米。也就是说,如果球从球门两侧各一米的范围内进入,守门员毫无办法。而杨新强最擅长的就是角度刁钻的两侧球,这个动作他已经练过无数次,在目前没有任何防守队员的情况下,杨新强应该可以踢出漂亮的入球。只是现在他与球门的距离有十多米,如果将距离缩小到5米以内,杨新强凭借力量大、角度刁的射门, 一定会扳平比分。

  为了提醒新强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秦教练在场边大喊:“别着急,没人在你旁边,继续带球往前!近一点再踢!”杨新强继续带了两步,可在他离球门还有10米距离的时候,他突然起脚射门。由于距离太远,角度没控制好,力量也被距离消耗掉了,不出所料,球被对方守门员稳稳抱住。最终比分锁定在0比1,辽宁爆冷赢了黑龙江。

  那一晚,所有队员都没有说话。而心里最难过的就是杨新强了,他不说一句话,双手反复握成拳头。因为他浪费了比赛最好的机会,导致全队陷入了被动局面。秦教练心里很清楚,新强想进入残奥会的心如此强烈,他比任何人都想赢球,所以当他犯了不应有的失误时,他也更难原谅自己。秦教练找到新强,与他进行了一番谈话。

  在谈话中教练发现,新强比之前有所变化,他自己认识到了他在比赛中过于患得患失,导致临门一脚时失去了平和的心态。教练也指出新强在技术方面已经没有问题,因为他在训练中比任何人都努力,关键是战胜比赛场上的自己。

  次日,这支被逼上绝路的队伍对阵小组最强大的对手山东队,面对强大的对手和出线压力,队员们表现出锐不可当的气势,以3比0战胜山东队,最后一球是杨新强使出拿手的小角球锁定了胜局。最终他们赢得了小组出线权,并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军第七届全运会。

  杨新强和队友张强也因为在比赛中的出色发挥,通过国家队的初选。教练在比赛中看到了新强的转变,对这个孩子更有信心了。

  入选国家队

  他一夜间长大了

  2007年2月,省残联为备战5月的全运会,将参赛队员安排到海南进行集训。当时全队的状态都很好,所有人都憋着一股劲儿想在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为进入残奥会争取更多的机会。就在这时,省队主力之一张强突发化脓性阑尾炎倒下了。

  张强病倒的消息就像一层阴影,笼罩在所有队员的心头。为了稳定大家的情绪,秦教练找到队员们谈了一次。秦教练跟队员们说,张强病倒了,他可能会因为这次生病无缘残奥会,甚至终结他的体育生涯。队员们都惊呆了,没有人会想到事情变得如此严重,这对杨新强来说更是一次心灵上的巨大冲击。

  在黑暗世界中踢足球,总会让人心生畏惧,但是杨新强从来没有这样的恐惧感,认准的方向就直冲过去,丝毫不会犹豫。踢盲人足球没有人不受伤,可杨新强是全队受伤最多的一个,因为他太拼命了。从进入省队至今,新强两侧眉骨上的皮肤都撞成撕裂伤,里外缝了10多针;右腿脚踝有严重的崴伤,长年敷药;鼻子出血、嘴角碰破、手肘、膝盖磕破皮流血成了家常便饭。但是秦教练认为,敢冲敢拼也要考虑后果,不计后果的拼命将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时的杨新强也在默默地想,如果真是因为拼得太狠,受了重伤,并因伤失去了残奥会的资格,岂不是一辈子的遗憾?

  在此后的训练中,杨新强再一次发生了变化。第一个变化就是非常关心张强的病情,因为杨新强性格比较沉闷,平时不太爱说话,训练时只顾自己闷头苦练,休息时间也不常参与队友的交谈,只是自己听广播,队友与他的交流都比较少。但是张强生病后,新强每天都要问教练张强的病情,有时教练探望张强回来得晚了,他就在训练场门口转悠,等教练回来问上一句再回去休息,每天与队友的交流也逐渐增多了。

  在这之后,教练又发现了新强的其他变化。连续几天,杨新强吃完晚饭就没影了,8点多才回来。开始教练没放在心上。有一天到了晚上9点还没见人,教练赶忙出去找,发现杨新强正在守门员的指导下训练。教练上前问:“都这么晚了怎么还不回去?”新强回答:“教练,张强有病了,可能参加不了比赛。我得好好练习,争取让咱队拿个好成绩。”

  按理说,国家队选队员只看个人表现,就算队伍成绩不好,只要队员发挥出色一样能被选入。新强已经通过了初选,凭他扎实的训练功底,只要在全运会上发挥正常就能保住国家队的名额,这也实现了他进入残奥会的梦想。但是现在的新强已经变了,他不再只想着自己的残奥会名额,他更加看重集体的荣誉。平时的新强训练就很刻苦,而现在他还给自己加码,为的就是把技术动作再巩固,心理状态再调整,让自己不出现之前的失误,从而保证全队的成绩。看着新强平静的表情,秦教练看得出这个年轻人心态的巨大变化,这让他心里暖暖的。

  全运会的赛场上,杨新强与带伤上阵的张强和队友们齐心协力,最终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同时新强也获得了中残联的认可,被正式选入国家队。他既给队伍带来了荣誉,又实现了自己的奥运梦想。新强用行动证明,他已经不是深陷在黑暗中患得患失的杨新强。他比从前更阳光、更快乐、更成熟了。

  进入国家队集训期间,秦教练与他的爱将们通过数次电话,秦教练越发觉得杨新强改变了很多。由于盲人足球是五人制,而队员有8人,秦教练担心新强没有很多出场时间,心情会不好,但是新强每次都说:“没关系,我已经尽力了,就不会后悔。”他也曾这样形容队友:“我们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我无论上场还是做替补,我们的心都是一起跳动的。”刻苦训练打下的坚实基础和一股天生就不服输的拼劲,加上心态的逐渐平和,杨新强的残奥征程实现了他的梦想,也带他飞离了心灵中的黑暗,超越了曾经的自己。

  

(责任编辑:刘博)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金牌榜更多>>

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