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苏海萍 李嘉
从在街头卖烟卷,到站上北京残奥会举重比赛最高领奖台,李瑞芳经历了15年的风雨。
14日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尽管李瑞芳没能和家人一起团聚,但在这一天,她以一枚金牌为家人送上了节日的礼物。
“尽管我现在还没吃到月饼,但得到这枚金牌就像我吃到了月饼一样,”赛后接受采访时,李瑞芳这样说。
在当天进行的北京残奥会女子举重82.5公斤以上级比赛中,李瑞芳不仅以165公斤的成绩获得该级别金牌,还打破了自己保持的残奥会纪录。
当五星红旗在北京残奥会举重馆里高高升起,当全场观众随着音乐齐声唱起《义勇军进行曲》,站在最高领奖台上的李瑞芳幸福地笑着。“正是这种感觉支撑着我走到了今天,”李瑞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李瑞芳告诉记者,雅典残奥会之后,她也曾考虑过退役;但想到之后的北京残奥会,自己还是想在家门口参与一下。李瑞芳又补充说,在赛场上看着五星红旗高高升起,听着奏响的国歌,心里的那种荣光才是让自己最终坚持下来的动力。北京残奥会是李瑞芳第三次参加残奥会,在之前的两届比赛中,李瑞芳带回两枚金牌。
由于脊髓灰质炎,1971年出生在内蒙古包头市的李瑞芳,一直与轮椅相伴。高中毕业后,李瑞芳在当地体育场街边卖起了烟卷。从没接触过任何运动的李瑞芳,练习残疾人举重对她来说,不仅想都没想过,而且从来没有听说过。
然而在1992年,这个自身条件良好的21岁姑娘遇到了她人生的伯乐——现任中国残奥人举重队主教练李伟朴。“当时听别人介绍说有个在街边卖烟卷的残疾姑娘身材挺壮,很适合练习举重,事实也是如此。”提起爱徒,李伟朴自豪地说。
1993年开始练习举重后,李瑞芳很快便参加了1994年的远南残疾人运动会。李伟朴告诉记者,由于是第一次参加大赛,上台之前,李瑞芳很紧张。为缓解紧张情绪,李教练突然问李瑞芳:“10元钱买盒烟,你要找我多少钱?”就是这句看似开玩笑的话,让李瑞芳很快放松了下来,成功夺得67.5公斤级的金牌。
练习举重15年,李瑞芳的那份刻苦与毅力深深感动着他的教练。李伟朴说:“队里的每个队员都是英雄。李瑞芳最让人佩服的是她在怀孕期间也一直坚持训练,分娩前不久才停下来,生完孩子后又继续开始训练。这种毅力不是常人都有的。”
李瑞芳的女儿今年已经7岁,由于平时很少能和丈夫、女儿见面,这次北京残奥会,李瑞芳很希望能在赛场上见到家人。不过,为了不影响女儿上学,她还是坚持不让家人到现场。“女儿已经在电话里给我加油了,我也一定会加油的,”李瑞芳说。(完)